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7讲改革开放前的现代中国(1949~1978年).ppt

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7讲改革开放前的现代中国(1949~1978年).ppt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 从题干可知,对于新中国成立,该报没有评论其“好坏”,A、C带有明显的态度倾向,故A、C项错误; 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时苏联对于新中国成立应该是欢迎的,故D项错误; 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亚洲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故B项正确。 押题2 (考向:近现代中国强国梦的时空解读)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国梦启航 B.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C.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D.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 解析 解析 近代列强侵华导致天朝惊梦,随后洋务派自强求富,甲午梦碎,再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专制梦醒,解放战争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建国梦成,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富强梦启航,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 押题3 (考向:新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史料实证) 以下内容摘自著名学者、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这段日记记载的事件是(  ) √ 解析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共两党及民主党派就抗战胜利后怎样和平建国而召开的会议,这次会议时国民政府为中国中央政府,首都在南京与题干中“定都北平”不符,故A项错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是为新中国成立而进行的组织筹备会议,其主要内容为定都北京、确定国家性质等,故B项正确;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是确立政治制度和颁布共和国宪法,不涉及定都问题,故C项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纠正党的“左”倾错误,不涉及定都问题,故D项错误。 押题4 (考向:史论结合认识中国法制建设的特点)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 国别 宪法 苏俄(联)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中华民国 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 1946年宪法 其他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 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 解析 解析 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主要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各项政治制度的建立,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 由材料可知,1954年宪法参阅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历史上的法律,也参阅了资本主义国家法国历史上的法律,还参阅了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的法律,也参阅了中华民国的法律,既有世界眼光也有历史视野,故B项正确; 材料中看不出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故C项错误; 此时虽然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然而却也并没有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法律置之不理,而是借鉴学习,故D项错误。 押题5 (考向:立足史料信息解读中美关系发展历程) 1960年,美国中情局发表60年代中苏关系变化前景的预测报告:“双方都会继续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互利中寻找到凝聚力量。对中国来说情况尤其如此,因为中国在军事和经济方面依然依赖于苏联……”就这一时期而言,该报告(  ) A.低估了“一边倒”方针的作用 B.误判了中苏关系的走向 C.加速了越南战争的结束 D.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 解析 解析 “一边倒”方针是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对中苏关系变化前景预测是中国依赖苏联,中苏关系友好合作,但在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走向破裂,故B项正确; 越南战争的结束是1975年,中美关系的改善是1973年,而题干中“就这一时期而言”是指20世纪60年代,时间上不符,故C、D项错误。 押题6 (考向:计划经济体制广泛影响的史料实证) 在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罗斯福新政一度消失。如:1956年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侧重讲述经济危机,至于罗斯福政府如何想办法应对危机,并无任何文字表述。这主要因为改革开放前(  ) A.“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 B.计划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C.闭关锁国,社会发展缓慢 D.中国对世界历史的研究落后 √ 解析 解析 中国仅在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故A项错误; 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经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