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探究》
《农村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探究》
摘 要
汪中求先生说“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成功经验的精辟论述给了我们许多的启迪。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细小的情节,把细小的地方想到,把细小的事情做好,聚沙成塔,才能铸就伟业,而做好一件事情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有一个好的习惯。所谓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叶老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当学生养成了各种好习惯后,会使学生学习更自觉,更有效;逐步适应学校生活,使学生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到集体生活中
关键词:习惯;习惯培养;小学生;教育
目 录
摘 要 I
一、引言 1
(一) 1
(二) 1
(三) 1
二、 3
(一) 3
(二) 3
(三) 4
(四) 优化人文环境 4
(五) 创设良好校园环境 4
(六) 利用《弟子规》等蒙学教材进行教育 5
三、 5
(一) 6
(二) 6
四、 7
(一) 7
(二) 7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引言
(一)习惯的重要性
叶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当学生养成了各种好习惯后,会使学生学习更自觉,更有效;逐步适应学校生活,使学生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到集体生活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的小学生,对他们影响最大的生活环境有,其一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目前农村中不少年轻的父母出门打工挣钱,把孩子交给老人照管,有的父母尚且能早出晚归,对孩子还能起到一点督促的作用,而更多的父母都是长期在外,对孩子的管理是鞭长莫及,最多只能通过电话了解孩子的习惯表现和学习状况,而越是习惯不好的学生越是不说实话,明明是考试不及格,他也说成良好甚至优秀,一骗而过,对家中老人是一哄二蒙,明明是作业没完成,竟也说早已做完,有时还说老师没有布置作业,即使有的勉强做完,其书写也极不认真,而且正确率很低,到了第二天,老师检查后发现未做或做错的又要重来,这就形成了一个“头天作业次日补,作业马虎错误多”的恶性循环,如此往复,在习惯和成绩两方面都“债台高筑”,给老师的教育教学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2.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大量调查表明,许多社会现象对小学生的习惯塑造造成了负面影响。比如一些影视文化所塑造的“贵族化”人物和黑帮大哥等一些反面人物以及挥金如土、奢华糜烂的生活方式,往往会助长小学生追求享受、畏惧困难的思想。这些影视节目为了商业利润,必然会用媚俗的方式换取大众的亲睐。但这些节目被小学生收看后,是他们形成了对人际世界和生活扭曲的认识,进而误入歧途。社区的生活方式也必将影响影响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3.学校教育失误
重视知识的传授,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却缺乏起码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基本生活能力,成年以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学习需要,成为社会生活中弱者的现象已屡见不鲜。
小学生年龄小,随意性强、自我约束力差,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他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往往凭兴趣。他们并不清楚到底该怎么做。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向他们明确提出要求,并利用班会等时间逐项讲清楚,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习惯,懂得该怎么做才能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同时利用校园墙壁书写校训,教学楼走廊张贴《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教室里张贴国旗、名人名言等,使每面墙壁都会 “说话”,这样对学生心灵的净化、行为的规范、习惯的养成,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躬行实践,促进习惯养成
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家,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他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他以常见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他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这样,我们“所知”的才能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成为相应的能力和素质。”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他们喜欢各种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加强训练,形成良好习惯
1.行为训练要从兴趣开始
养成习惯,就是要把不经常出现的行为训练成经常出现的行为。可以采取一些有趣的形式,如通过游戏、活动、竞赛、绘画等途径,不断变换形式来进行训练
2.行为训练要严格
不同行为习惯有不同的标准,在和孩子一起确定标准之后,就要严格遵守,不能放松。有的对孩子进行训练,往往根据自己的心情进行,心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宜刚烘炉方案-宁德漳湾..doc VIP
- 2024年时政热点-2025年高考政治复习.pdf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试题.doc VIP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古诗背诵大全.docx VIP
- 2025年医用红外热像仪项目评估报告.docx
- 10.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课件-(共36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pptx
- 2025年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单招英语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pdf VIP
- AVEVA Everything3D结构建模教程E3D.pdf
- 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5篇范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