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生态部分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六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换言之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主要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制度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制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 关于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关于推进绿色化的理论 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 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 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 关于走文明发展道路的理论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用你的心灵去呵护,我们的绿色---人类的生命之色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一是健全法律法规-----制定节能评估审查、节水、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修订土地管理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 二是完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修订一批能耗、水耗等方面的标准,加快标准升级步伐。 三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 四是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健全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清洁生产审核制度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五是树立底线思维-----合理设定资源消耗“天花板”,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 六是完善经济政策------健全价格、财税、金融等各种政策,深化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 七是推行市场化机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低碳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能效标识管理等机制。 八是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等运行机制。 九是健全考核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十是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背科学发展、造成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 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202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目标 2.加快主体功能区战略 3.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目标 意义: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积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目标 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给生态和环境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2.加快主体功能区战略 一是构建以“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格局------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二是构建以“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形成以东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 三是构建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3. 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坚持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和依法用海,实现海洋资源的节约、集约和可持续利用。 二是根据海洋环境承载力,科学编制海洋功能区划,确定不同海域主体功能。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最大限度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是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有效保护重要、敏感和脆弱海洋生态系统。 四是开展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实行严格的围填海总量控制制度、自然岸线控制制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