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十二年国教自然科学教科书的设计原则──以「.PDFVIP

探索十二年国教自然科学教科书的设计原则──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索十二年国教自然科学教科书的设计原则──以「

教科書研究 第九卷 第二期 (2016 年 8 月),69-100 探索十二年國教自然科學教科書的設計原則 ──以「熱傳播」單元為例 1 2 黃茂在 吳敏而 自然科學領域課綱,以「探究與實作」為培養科學素養的方法,呼應 十二年基本教育課程總綱之核心理念── 「自發、互動、共好」。「探 究與實作」對於教材的研發是極大的挑戰與改革;本研究探索此核心 理念如何在國小自然科學教科書中呈現,並以「熱傳播」單元作為反 思和分析的範例,試編一個教學單元。研究方法採用「設計取向」, 在三年之間舉辦了四次密集的營隊來蒐集資料;研究團隊共同設計營 隊內容;教學時相互支援和觀察;教學後深入討論和反思。 研究者從觀察筆記和會議紀錄中整理出關於教科書的「設計原則」, 並試寫一個「教材原型」的單元。論文中簡述有關自然科學教科書中 探究教學的設計原則,並提供熱傳播單元的例子。期盼研究建議能促 進教科書的改革,並對課程、教材和教學的校準有所裨益。 關鍵詞:自然科學教科書、設計原則、探究教學 收件:2015年8月11 日;修改:2016年3月1 日;接受:2016年7月11 日 黃茂在,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E-mail: nature@.tw 吳敏而,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退休研究員 Journal of Textbook Research Vol. 9, No. 2 (August, 2016), 69-100 Design Principles for Elementary Science Textbooks: An Study with a Unit on “Heat Transfer” Mao-Tsai Huang 3 Rosalind J. Wu4 In response to an overall mission of “fostering learning independently and learning together,” inquiry learning and hands-on learning are to be the main objectives in the area of science of the 12-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of Taiwan.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se goals will be reflected in elementary school sci- ence textbooks, using the concept of “heat transfer” for reflective analysis. The three-year project employed a “design research approach” testing various ways to present inquiry activities to children in a series of summer camps. The re- search team collaborated on the design of the camps, recording the teachers’ directions and the children’s responses, and engaged in intensive discussions at the end of each day. Much of the discussion touched upon the design of learn- ing materials. The paper

文档评论(0)

yanmei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