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四.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四

专题四 人口、资源与环境 一、人口 1.人口变化 高原、高山、荒漠、_____和高纬度地区 _____________的平原地区 18世纪以前增长缓慢;18世纪以后增长加___。___洲增长最慢;___洲增长最快 世界 稀疏区 稠密区 人口分布特征 人口变化规律 快 欧 非 中低纬度近海 雨林 ___________线以西 ___________线以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增长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增长加快。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后人口增速放缓 中国 稀疏区 稠密区 人口分布特征 人口变化规律 黑河—腾冲 黑河—腾冲 2.世界的人口问题 (2)人口增速过慢或负增:劳动力_____,人口_______。 交通 污染 短缺 老龄化 【名师点睛】人口问题 (1)含义:指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环境资源不协调,人口与自然、人口与社会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 (2)三大突出问题:人口迅速增长的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 3.中国的人口 (1)人口数量: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已 达13.7亿。 (2)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速度___,分布_____。 快 不均 沿河 平原、盆地 荒漠 (4)人口政策:基本国策→实行_________。 ①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实施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期。 ③取得成效 4.世界上主要的人口大国 (1)_____: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_____: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 (3)美国:世界上第三人口大国。 少生了4亿人 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计划生育 中国 印度 【典例1】(2011·泰安学业考)针对下图反映的问题,我们必须做到(  ) 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实行计划生育 ③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④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⑤大面积垦荒,增加耕地面积 ⑥大力发展工业,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④⑤⑥ 【解析】选A。三幅漫画分别反映了人类面临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实行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资源 1.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特征 (1)分类:自然资源分为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资源。 (2)分布:地区分布不均。 可再生 非可再生 2.常见的自然资源 节约用水,_____ ___,跨流域调水等 水污染、浪费、时空分布不均 冰川、地下水、江河湖泊水等,属于_____ ___资源 水资源 制定政策法规,退耕_____、还草等 土地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_____、林地、_____和建设用地等,属于___ _____资源 土地 资源 措 施 问 题 常见类型 资源 耕地 草地 可 再生 还林 可再 生 修水 库 合理开发,提高利用效率,探索新能源等 分布不均,利用不合理等 煤、铁、石 油、天然气、 有色金属等, 属于_________资源 矿产 资源 措 施 问 题 常见类型 资源 非可再生 3.我国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名师点睛】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发展的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处理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们可以享受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便利;不顾自然规律,掠夺式开采,人类将受到自然的惩罚。这已被事实所证明。现实也向人们敲响了警钟: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许多物种在急剧减少甚至灭绝。 【典例2】(2011·滨州学业考)关于下面所示漫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B.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浪费 C.解决图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D.解决图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解析】选C。本题以小朋友身边的两个自来水龙头的水为背景,一个因流出的水被污染像墨水;另一个因管道破损而浪费。此漫画唤起人们珍惜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环境 1.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 ①大气污染。 产生: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大量排放_________等温室气体 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氯氟烃等有害气体。 表现:温室效应、酸雨等。 二氧化碳 全球气温升高,极地冰川融化,_________淹没 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及农作物生长 腐蚀建筑物及文物古迹 河湖水酸化,影响生物繁殖及死亡 危害 沿海低地 ②水体污染。 产生:由于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其强度长期大于水体的自净能力,水环境质量逐步下降,致使水体的使用价值降低。 表现:水资源危机,赤潮和石油污染。 大量水生生物死亡或灭绝 因灌溉而破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