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 开拓创新 声屏辉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披荆斩棘 开拓创新 声屏辉煌.doc

披荆斩棘 开拓创新 声屏辉煌   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开播,首次在荧屏上打出“主持人”字幕;1981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的《空中之友》开播,首次在广播中使用主持人称谓。   这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被中国主持界定为电视和广播主持人的诞生日和主持人节目的创办日,将正式载入中国节目主持史。30年来,中国节目主持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至今已形成了一支数万人的队伍,为声屏增色,为受众喜爱,令世人瞩目,社会影响深远。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的,是广播电视改革的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笔者作为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委员会(原为主持人节目研究会)发起人和“金话筒”奖创始人之一,通过亲身独特感受,见证了中国节目主持人发展历程,并直接参与其中,为主持人事业的开拓发展倾注了心血。这30年是开拓进取,捷报频传,令人难忘的30年。   回顾节目主持人走过的不寻常的历程,目睹今日之辉煌,感触良多。以笔者之见,中国节目主持人3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初创探索期(1979――1986)      我国的节目主持人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现的,是广播电视改革的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从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前相当长一段时期,广播电视宣传基本上缺少独立性,成为新华社、人民日报的传声筒。   1980年10月召开的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广播电视要“坚持自己走路”的思想。会议指出“我们不能躺在别人的身上,我们应该像通讯社报纸那样,成为一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发挥不同舆论工具作用的新闻机关。”广播电视工作者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指导思想下,着眼于改革,积极探索,努力寻找新的节目形式,以进行更有效的宣传。   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首次正式冠名“主持人”字样播出;1981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率先开办了徐曼主持的“空中之友”节目;1981年4月,广东电视台由李一萍、李东主持的大众信箱节目正式开办。从此拉开了中国节目主持人的序幕,四川、江苏、浙江、黑龙江等省以及上海市台、北京市台和吉林市台、太原市台等也相继办起了主持人节目,主持人的作用逐渐被大众认可。   1983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会议的报告中充分肯定了节目主持人这种形式。会议报告指出,采用节目主持人形式比念稿子的办法好,主持人可以报道事实,也可以发表议论,再加上音响或图像可以增强吸引力和信任感。在这方面,我们有广阔的天地可以大有作为,要努力提倡创新精神,注意摆脱文字新闻的框框,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来。会议首次提出了要培养优秀节目主持人。这次会议对促进我国节目主持人的发展,无疑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吹响了主持人事业发展的号角。      推广普及期   (1986.12――1991)      1986年12月15日,广东珠海经济广播电台的开播开创了全天节目全部由主持人主持的先河。珠江台采用以新闻、信息为骨架,以大板块节目为机体的节目总体结构。以主持人为核心的运作模式获得了空前成功,使广东电台在珠江三角洲的收听率由过去的46%上升到78%,而同时,香港广播在此地的收听率由过去的53.3%下降到22%。后来被广播电视界称之为“珠江模式”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广播与报纸模式的决裂,标志着采用主持人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增强广播电视独特魅力的战略性举措。正是在“珠江模式”的影响与推动下,全国70多家经济电台均采用以主持人为核心的“珠江模式”并喜获成功。这一时期,我国广播电视涌现出了众多明星主持人与名牌节目。在广播电台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傅成励、虹云主持的《午间半小时》,雅坤主持的《今晚八点半》,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蔚兰主持的《蔚兰信箱》,海峡之声广播电台钱锋、弘力主持的《空中立交桥》。在电视界有中央电视台倪萍主持的《综艺大观》,赵忠祥、杨澜主持的《正大综艺》,上海电视台李培仁主持的国内第一个社会多视角的杂志型新闻专栏节目《新闻透视》。      蓬勃发展期(1992――2000)      进入20世纪90年代,广播主持人采用热线电话节目,把大规模的听众参与电话热线(包括热线点播、热线采访、热线咨询)推向改革高潮,给广播带来了全新的传播效果。如1992年10月28日开播的上海东方电台采用全天24小时主持人直播和整点新闻的滚动播出方式,通过类型多样的电话参与节目和风格迥异的热线主持人登门入室,吸引大量听众参与,标志着中国广播由“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的改革历程。   与此同时,电视中记者主持人首次登台亮相,促使电视台主持人节目的质和量同步提升飞跃,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1993年5月10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早间新闻杂志型栏目――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