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物专访及其写作技巧
人物专访及其写作技巧;一、认识人物专访;什么是成功的人物专访?;二、人物专访的技巧;笔者在采访一个省工商联推荐的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如采访海洋地质学家张光学,我就专门拟了采访提纲,设计了几个重大主题。
;二要用内行话提问。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如,采访广东省地质工程公司总经理陈政民,我事先学习了“国家新能源开发——探索利用地热有关的知识,用于发问很管用,事后他问我,看来你也很喜欢研究新能源问题?!
不可能非常专业,但要懂点行话。我觉得做到这点,就算功课做到家!;三要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笔者在采访中常采用这种方法。如采访省水利厅丁力,我就从她办公室的一幅画引入主题,打开了她的话匣子。她也轻松地说出了自己从挂职当副县长到妇委会等一系列成功故事!;四要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用老话说,采访也是功夫在诗外。丰富的知识的确有助于采访。如采访省高院陈光昶法官,他喜欢读书,喜欢研究国外成功的法治案例,于是我把话题引到新加坡的法治(尤其是鞭刑),因当时我刚好读过一本书叫《向新加坡学习——小国家的大智慧》,采访比预定时间延长了1.5小时。;五要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受众想知道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不要问粗俗、猎奇与主题无关的问题。;如,采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专家覃铁和,我想要告诉读者的是一位大医的仁者本色 ,他与病人的故事,如何创建ICU(重症监护室),如何与死神谈判的!他感慨地说:“我的工作,就好像是和阎王爷谈判,每时每刻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即使抢救成功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也仍然有百分之十的空间可提升……”!
;六要态度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引导、激将等。记者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贱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能有训斥、嘲笑的成分。如采访广东电网公司特呈岛供电所所长陈康贵——贵叔!坦诚的交流,我们成了忘年交!;七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简明扼要,易听易懂。提问语要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空间。不要像法官审判一样问:“是,还是不是。”提问语要注意具体,可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比如采访黄埔海关缉私局海上缉私处处长吴锡坤,我就把一个如何铁面无私的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面对走私分子不断翻新花样的走私手法,如何调整战略战术 ?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是?因追捕一走私车,被人从后面撞车,幸被一学生救起。他说,“都死过的人,还有什么可畏惧和看不开的。走私分子想用钱收买,用死恐吓我,那是找错人了!”
;还有省公安厅情报科长饶纪勇,平时不善言辞,我于是简单问他,你在追捕过程中受过伤吗?他就滔滔不绝讲述了他的故事:
一次,为了追捕一从云南逃窜广东的毒贩,饶纪勇与同事一起辗转到了广州花都布控,守候了一天一夜,不料,正准备对毒贩实施收网抓捕时,由于呆在车内时间过长,其中另一台车上的三位同事因一氧化碳中毒晕倒。这时,狡猾的毒贩又突然变换交货地点,情况万分危急。饶纪勇一边协调处理救人,一边火速与另外三名同事,驾车尾随毒贩往东莞方向追去。车到增城某加油站,天下起了大雨,一黑色轿车闪电般靠近正追踪着的车辆,数秒之内完成毒品交易后夺路狂奔。这一幕,自然逃不过饶纪勇的火眼金睛。;说时迟那时快,饶纪勇等不及还有两名同事从洗手间回来,就冒着滂沱大雨与其中一名同事驾车与毒贩在公路上展开了一场“生死时速”的较量。眼看目标车辆就要驶上高速公路,饶纪勇顾不上雨天路滑,车毁人亡的危险,把油门一脚踩到底,冲到前面堵住其去路。案犯见无路可逃,下车后便操起铁棒拼命砸向饶纪勇,一时躲闪不及,铁棒重重地砸到左臂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