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考察及改革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考察及改革策略

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考察及改革策略   内容摘要: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情况不容乐观,我校作为普通二本学校大学语文开设情况及教学现状值得反思,存在课程定位不够准确、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等问题。本文在考察了我校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情况之后,对于课程定位及课程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在应用型大学建设背景下改善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现状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现状 课程定位 课程改革 大学语文课程目前是我校文法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通修课程,承担着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任务,总学时48。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阅读理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审美悟性,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成为新时代所要求的既有专长,又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新型人才。具体内容涉及从上古神话至明清小说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的经典篇目。随着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的确立,大学语文课程也应当思考确立新的发展方向。结合我校大学语文的开设情况,对比其他学校相关课程的现状,笔者从以下几点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与改革策略 一.目前我校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情况及教学现状 近些年?恚?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现状不容乐观。各学院开始大幅压缩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有的学院直接取消,有的学院将其设定为选修,但因为选修人数过少,通常也不能开课。经过考察与反思,笔者认为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面临的困境是普遍的,究其原因,可以总结如下: 1.课程定位不够准确。大学语文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任课教师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经过梳理,大致有这么几种观点――工具课程、人文素养提升课程、文史知识课程等。由此,有的教师侧重于知识技能的训练,看中对于高中语文的接续;有的教师更看中课程的文学性表达,更专注于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其审美能力;有的教师侧重文史知识传授,以达到文化传承、道德修养提升的目的。虽然这些观点均不无道理,但因学生专业、层次不同,导致课程定位不够有针对性,这也是该课程陷入困境的原因 2.教学目标不甚明确。由于定位不准,导致了教学目标的模糊。在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时代背景下,再一如既往地去单纯介绍文学史知识、时代背景、作品结构特点等问题,显然不合适。学生的知识水平、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已经发生了变化,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谨慎规划该课程的宏观目标、微观目的、长远规划、近期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3.教学队伍不够稳定。与其他学校一样,我校大学语文虽最初开设人数众多,教师队伍也显得比较“庞大”,却是“弱势群体”。因为没有学科支撑,连二级、三级学科也不是,所以势必缺少专职教师,每个学期、每个专业任课教师队伍都在调整,这也直接导致了教学连续性较差与教学目标设定的模糊 4.教学方法较为死板。传统的大学语文授课与中学形式没有太大差别,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为辅。所以,从上课到下课,学生几乎没有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其实,大学教学应当将课堂讲授与互动、课下自学与领悟、作业、实践、考核很好地结合。相对于中学教学,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应该更为灵活,增加课堂讨论、课下互动,甚至举办一些活动促进提升教学效果 以上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校乃至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面对该课程的现状,部分教师也丧失了信心,认为应当将该课程改为“国学”、“文化概论”等。在这种窘境下,如何确立《大学语文》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如何明确课程定位、构建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探讨大考核方式,以便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更好地为专业学习服务,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得不再次思考、探讨的问题 二.应用型大学建设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甚至有人提出“要使大学语文从课程向学科进行转化”[1],这自然是对于大学语文发展前景的一种规划。在笔者看来,就目前的条件来看,对于课程定位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无论如何改革,大学语文学科性质的核心也不能改变,所以“人文性”与“工具性”是必须强调的。在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大背景之下,也不能完全抛弃“人文”,只重“工具”。所以,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怎样将人文与工具这两大方面综合起来,强化传统经典的同时注重兼收并蓄,适当拓展学术性引导的同时注入高校教学应有的灵活性 1.注重人文性:择善而从 大学语文所属的学科本性即是人文性。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课程必须兼顾历史、哲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例如《史记》中的作品,亦文亦史;《论语》《老子》等诸子百家的散文,亦文亦哲;之后的诗词歌赋小说戏剧更是包罗万象。选取的作品须能够体现高尚的理想、正直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并且能够深刻反思历史、关照现实,表现真挚的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