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杉木红锥混交造林试验探究初报.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杉木红锥混交造林试验探究初报

杉木红锥混交造林试验探究初报   摘要:对10年生杉木、红锥混交林与杉木纯林的树高、胸径、蓄积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杉木、红锥不同比例混交林与杉木纯林之间,其目的优势树种杉木的平均胸径、单位林分蓄积量存在着极显著差异。以7杉3锥为最优混交比例组合,其林分树高、胸径、立木蓄积均达最大 关键词:红锥;杉木;混交造林;混交比例;生长情况 中图分类号:S7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7 1 引言 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 Miq.)是我国亚热带地区优良常绿阔叶树种,具有速生、成才早,适应性强、无严重病虫害、落叶丰富、改地效果良好等一系列优良特性,且木材坚硬耐腐,色泽纹理美观,可与珍贵用材柚木相媲美,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上等用材树种[1]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南方主要栽培用材树种,但因其针叶养分含量低、分解慢,长期经营纯林,林地肥力衰退,生态恶化,林地生产力下降。因此,选择合适的乡土阔叶树种与杉木混交,营造针阔混交林,对提高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维持地力等具有重要意义[2,3] 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安溪县龙涓乡长塔村,东经117°49′47″,北纬24°57′42″,低山地貌,海拔700~750 m,坡度18~25°,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年平均温度21.9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4.2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30.4 ℃,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9 ℃,极端最低温度-1 ℃,大于10 ℃的活动积温天数338 d,无霜期350 d,年平均降水量1635.9 mm,5~6月最多,10月至次年2月最少。年蒸发量1456 mm,年平均相对湿度69%,全年日照时数1515.3 h。土壤为砂岩和坡积母质发育而成的红壤,土层较厚,表土层质地较为疏松。试验地区域气候温和湿润,林地肥沃,是杉木人工用材林发展的适宜区 试验地020林班08大班4、5小班,面积8 hm2,造林前地类为杉木采伐迹地,采取全面劈杂炼山,穴状整地,挖明穴回表土,造林株行距2.0 m×2.0 m,密度2505株/hm2 2007年3月,整地后,把造林地划分成4个试验小区,每个小区2.0 hm2,分别营造杉木纯林、杉木红锥混交林(9杉1锥、8杉2锥、7杉3锥),造林后连续3年劈草、抚育、施肥 3 研究方法 3.1 调查方法 2017年3月,在杉木纯林、9杉1锥、8杉2锥、7杉3锥试验林分中,选择郁闭度相近林分,分别设置6个边长25.82 m×25.82 m,面积0.0667 hm2的固定调查样地,共设固定调查样地24个。根据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88-1998《福建省伐区调查设计规程技术规程》规定[4],调查林分的保存率、树高、胸径、蓄积量 3.1.1 保存株数调查 计数样地林木保存株数,计算保存率(表1) 3.1.2 胸径调查 每木检尺调查样地各径阶林木胸径,按径阶统计(表2),用平均断面积法计算样地的平均胸径值: =D21n1+D22n2+…+D2jn1[]n1+n2+…+n 3.1.3 树高调查 按调查径阶选择标准木测定树高,中间径阶测3~5株,中间相邻径阶测2~3株,其他径阶测1~2株,树高测定误差不超过5%或0.5 m(表3) 3.1.4 蓄积量计算 杉木立木蓄积量采用福建省杉木二元立木材积公式V=0.000058061860D1.9553351H0红锥立木蓄积量采用福建省阔叶树二元立木材积公式V=0.000052764291D1.8821611H1.0093166,分别计算平均单株立木材积,乘以调查样地杉木、红锥的立木株数,计算得出调查样地的杉木、红锥的立木蓄积量,两者相加得出各调查样地的立木蓄积量[5](表4) 3.2 分析比较 调查数据采用方差分析,用q检验法进行各因素差异性多重比较 4 结果与分析 4.1 调查结果 调查样地林分郁闭度0.8,树种组成:7杉3锥组合调查样地平均造林保存率89.4%,8杉2锥组合的调查样地平均造林保存率89.5%,9杉1锥组合的调查样地平均造林保存率89.7%,杉木纯林对比调查样地平均造林保存率91.1%;调查样地的林木保存株数、胸径、树高、林分蓄积量 4.2 方差分析 根据表1~表4的调查数据进行优势树种杉木树高、胸径及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方差分析[6],结果:F胸径=9.0F0.01(3,20)=4.94,F树高=5.64F0.01(3,20)=4.94,F林分蓄积量=5.75F0.01(3,20)=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