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种基于微机电加速度计的地震烈度计
一种基于微机电加速度计的地震烈度计
蔡 莉,占伟伟,王 秀,杨振宇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北京 100029)
摘要:为了能实现对破坏性地震的强度进行速报,提高地震应急响应效率,指导抗震救灾,设计了一种新型地震烈度计。设计中采用了性价比较高的微机电加速度计MODEL-1221作为地震传感器;利用4个通道的同步24位模数转换器ADS1274进行地震信号转换;使用32位的嵌入式处理器AT91RM9200作为地震事件的判定和烈度参数计算的平台,既保证了仪器整体性能能够满足地震烈度速报的需要;此外,该地震烈度计还具有开关量输出,可以将其作为地震紧急处置系统中的地震开关来使用,实现了一机多用,一机多能。
关键词:地震烈度;微机电加速度计;地震烈度计
中图分类号:TH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 type of seismic intensity meter based on MEMS accelerometers
Cai Li,Zhan Weiwei,Wang Xiu,Yang Zhenyu
(China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Center,Beijing 100029)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apid report of devastating earthquake intensity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to guide the disaster relief , a new type of seismic intensity meter was designed. MODEL-1221 as higher cost-effective MEMS accelerometer, was designed as seismic sensors. ADS1274 was utilized for four channels simultaneously 24 ADC to convert seismic signal. 32-bit embedded processor AT91RM9200 as seismic events determination and intensity parameter computing platform was also used to ensur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instrument can meet the needs of seismic intensity rapid report. Additionally, the seismic intensity meter also has a digital output, which can be used as an emergency earthquake disposal system switches to use which implements as a multi-purpose and multi-function.
Key words:Seismic intensity; MEMS accelerometer; Seismic intensity meter.
0 引言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为了实施迅速有效的地震应急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有关部门或机构必须首先了解地震影响的大小和范围。利用实时或近实时强震台站实测的地震动记录进行地震动烈度速报, 为地震应急反应提供第一手基础依据就是其中的一个具体体现[1]。对地震烈度进行人工评定,评定人员的经验和现场状况等因素对结果影响较大,可以利用烈度计的仪器烈度为人工评定的结果进行补充和修正,尽量避免不利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由于仪器烈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震动的强度,也能反映建筑结构及场地的震害,获取的震害信息能够为地震应急和救援提供参考,为快速评估地震灾情,提高救灾效率提供了有效的防震减灾手段[2]。随着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数字强震观测仪已经可以实现地震烈度的计算和快速发布,但数字强震仪价格昂贵,安装及使用条件要求高,成为制约利用仪器进行地震烈度速报的主要因素[3]。地震烈度计除了具有数字强震仪的部分功能,还要能够利用获取的地震动参数快速判定地震破坏程度,同时仪器自身成本低廉,安装要求不高,适于大规模布设。当烈度计的布设必须达到一定的密度,尤其是在潜在震源区域内人口和经济设施集中的城市,在发生破坏性地震时能够为防震减灾提供及时有效的地震强度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救灾决策。
地震烈度计研制的技术路线通常为两种,一种是专门开发,另一种是在数字强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