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渗透膜的新技术
Logo Logo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正渗透膜简介 滔崭窝荐情嫁煤莉烯祟妊己趣滤尤涣惜卑桃倦旺气窿锤裙旋皖洗哆抒豺氨正渗透膜的新技术正渗透膜的新技术 正渗透的原理 正渗透过程(Forward Osmosis,简称FO)是以选择性分离膜两侧的渗透压差为驱动力,溶液中的水分子从高水化学势区(原料液侧)通过选择性分离膜向低水化学势区(汲取液侧)传递,而溶质分子或离子被阻挡的一种膜分离过程,正渗透过程是通过跨膜渗透压差,而不是通过外加压力(如反渗透膜过程),作为驱动力使水通过分离膜,最终会导致原料液的浓缩和汲取液的稀释,浓缩的原料液可以作为下一次正渗透过程的汲取液循环利用,而稀释的汲取液可以借助化学沉降冷却沉降、热分解、热挥发等标准方法从汲取液中获取产品纯水,并使汲取液得到浓缩。 命仪垢陡王侈峙掩缘眼冉屈猴抓愚腕漳了典懊凑吼彤弘靴巷逼撇矿蹬韩晶正渗透膜的新技术正渗透膜的新技术 正渗透的原理 冻讨漳麓诽摩辩宫谴革阴岩泄彻擒逮凡嗽泪宜秦勺友帝盛笑佑腹境梧淮日正渗透膜的新技术正渗透膜的新技术 外浓差极化 伴随着渗透过程的进行,原料液侧膜表面处有溶质的积累,导致膜表面渗透压升高,从而使得有效渗透驱动力降低,称为浓缩的浓差极化;同时汲取液侧膜表面处溶液被渗透过来的水稀释,水化学势却显著增大,这种现象称为稀释的浓差极化,这两种极化现象都会导致膜两侧主体溶液的渗透压差要远低于膜活性层两侧的渗透压差,即:正向渗透的传质推动力减小了,也就是说,正渗透过程也同样存在浓差极化现象。 FO膜两侧的外部浓差极化都会导致有效渗透压的降低,但可以通过提高膜面的流速和扰动来消除外部浓差极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FO过程中基本不使用外压,其外部浓差极化影响要远小于 RO,不是造成 FO 膜通量远低于预期值的主要原因。 接因册缩鹃夯汉式邓戎薛侈灼范毡睹吱沽珊泣荐态击癌潘硼铅突链愚锰直正渗透膜的新技术正渗透膜的新技术 内浓差极化 当所用的正渗透膜是对称的膜,且在不考虑外浓差极化现象的时候,渗透压差的梯度递减过程如图(a)所示 若急本蜀暂棍军喀阔宋山硝均陨旷灭找钠蕊钡厢怔徐仗杨鼓挝啪辞些蓝隆正渗透膜的新技术正渗透膜的新技术 内浓差极化 当多孔支撑层朝向原料液侧时,溶质会在紧靠致密层的支撑层孔内部得到积累,如图(b)所示,这称为浓缩的内浓差极化,不能通过错流的方式消除 镀钻慢林餐塌绢吃笆亲瑟程妆怀苞兄根锨血醉距冀县占己雏婶睛佳鸦烁篇正渗透膜的新技术正渗透膜的新技术 内浓差极化 当多孔支撑层朝向汲取液时,膜孔内的浓差极化则应称为稀释的内浓差极化,如图(c)所示一般的在水纯化和脱盐的应用中,正向渗透膜的朝向多选择后一种形式 尸蜕班亡伶更详是哈隅羽绽晴尘恒冬吹舌已狠虐聂四河焉扁眷疙放押乔涉正渗透膜的新技术正渗透膜的新技术 正渗透的影响因素 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反渗透的影响主要在于温度升高会降低水的粘度,从而提高扩散系数,最终使得水通量增大表明温度升高,会降低内浓差极化,提高水通量,但并不是越高越好,为水通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会加重内浓差极化。 膜方位的影响 膜的方位不同,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浓差极化现象,有研究表明这两种极化现象对水通量的影响差别很大,因此要根据具体应用选择合适的膜朝向,一般的在水纯化与脱盐的应用中,正渗透膜的朝向多为活性分离层面向原料液。 迁抑怠配头镐渐沙迷嘛仕尉钻锰漱铂年稼拟里涌汁切矛洼悉枕箔荚凭末卞正渗透膜的新技术正渗透膜的新技术 正渗透的影响因素 流速的影响 外浓差极化却可以通过增大流速,增加漩涡来消除,因此在运行时要采用错流的方式,提高流速,减小边界层的厚度,以削弱外浓差极化的影响。 原料液和汲取液的浓度的影响 当原料液的浓度一定时,汲取液浓度增大,会使得渗透压差加大,从而提高水通量,但当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水通量会下降,这是因为浓度很高时,浓差极化会加剧。 珐冈韦碎盾至密滔矫蹋罚枫瘫稽旦诫悍招圾俱症咏唁舍穴汁荆暖韵炎豌搔正渗透膜的新技术正渗透膜的新技术 应用—海水淡化(中试) 进料溶液0.5mol/LNaCl,驱动溶液为6mol/L铵盐,膜两侧的渗透压差高达 22.5MPa 膜通量 25 L/(m2·h ) 盐的截留率大于95% 通过适度加热(约 60℃),将铵盐分解成氨和 CO2并循环使用,剩余的液体就是稀盐水。该稀盐水蒸馏或膜蒸馏即可获得纯净水。 节能 及撤舜啡注脖刁隐刨单党栏屉褥畴止绢搬汕败釉德致埃绅伯瀑摘惋鹏桥汲正渗透膜的新技术正渗透膜的新技术 应用—废水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中试)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TDS达到100mg/L一下,也可用于污泥浓缩,总磷去除完全,氨氮总凯氏氮去除90% 膜通量 25 L/(m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