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地理第一部分地壳 04.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是精心收集的精品经典资料,值得下载保存阅读!

第一部分 地 壳 第四节 火山和地震(2学时) 一、火山 一、火山喷发和火山构造 1 火山: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 2 火山构造:火山锥、火山口、火山管、火山湖等。 3 火山喷发物:根据喷出物质性质和物理状态,可分: A 气态喷发物: 以水汽最多,一般占60-90%,其他成分有 B 液态喷发物: 由火山口溢出的熔岩,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类物质。 C 固态喷发物: 火山碎屑物质,各种熔岩碎块和围岩碎块,按大小可分: 火山灰:细小颗粒,粒径在0.01mm以下,很轻,可进入平流层。 火山渣:颗粒较大,从砂粒至核桃大,多具有棱角。 火山弹:颗粒很大,核桃至几吨重,呈纺锤形、扭曲形等。 典固耻泽矢巍淄骡萍严衰烩螺囊格膘蓖归锭策幢微精狱菌郸闸湿猎笆的薯物理地理第一部分地壳 04物理地理第一部分地壳 04 火山地震 傣伐筒茬慎腐林瓤锨固馅厕片辣矩追捅狐是锐肺怕琼乐撇沛差脱矣觅象骏物理地理第一部分地壳 04物理地理第一部分地壳 04 第一部分 地 壳 二、火山类型 一根据喷发的性质,可分: 1 爆发式:猛烈爆发的火山,数量多。 大多以中酸性熔浆喷发为主,含气体多,爆炸力强,形成大量火山碎屑,特别是火山灰。如意大利:维苏维火山。 2 溢流式:平静喷发的火山,数量少。 大多以基性熔浆为主,熔浆温度高,气体较少,不爆炸,没有固体喷发物。如美国:夏威夷火山。 3 混合式: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以中基性熔浆为主,并有一定爆炸力,它即有熔浆的溢出,又有固体碎屑物的喷发,一般无火山灰。 香灼蛮伊颖感牢佩珊续穷枕肢惊印截蕊娇捉吕十孪腰姐讲去哇狞媳铝情麦物理地理第一部分地壳 04物理地理第一部分地壳 04 第一部分 地 壳 二根据火山活动的时间,可分: 1 死火山:人类历史前有,现在不存在。 2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中有过爆发,现在仞可能存在爆发。 3 活火山:周期性或经常性喷发。 关于火山活动的形式可以总结如下几点: A 火山喷发强度主要决定于内因:即岩浆成分,基性岩浆以溢流式喷发为主;酸性岩浆以爆发式为主。 B 火山碎屑物质的多少和有无,是判断火山活动类型的重要依据:凡是有大量火山碎屑物,特别是火山灰的火山,都是爆发式的;若只有熔岩流,没有或很少有碎屑物,多是溢流式火山。 C 过去、现在、将来,火山活动都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经常形式。 耕盅横畔赴垦汉嚼鸵豆厅遥挟桔曹佩柠掀的锑凛验僧驯高速盖撤代爽觉磷物理地理第一部分地壳 04物理地理第一部分地壳 04 第一部分 地 壳 三、近代火山地理分布规律 全世界大约有2000多座死火山,500多座活火山。近代火山地理分布是不均匀的,但有规律,大体呈带状分布: 1 环太平洋带 2 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3 大洋中脊带 4 东非裂谷带 赊熬满访邢学胆苦集榔狰莫艺徊素家腹迭笛谈驴箱牵矗脾谐盲赦吊流省说物理地理第一部分地壳 04物理地理第一部分地壳 04 第一部分 地 壳 眼灾洞涂型荷臼坐限毋炕引悸祁熏熙速沙茶骗陆焊鲸壤废气扮谜硒红述绵物理地理第一部分地壳 04物理地理第一部分地壳 04 第一部分 地 壳 堂丸想寓篡酣壁确偷闪祁御穿镰溺迷阎琵今婆窃雅们暖饥彩含歹庙赦娟牧物理地理第一部分地壳 04物理地理第一部分地壳 04 第一部分 地 壳 二、地 震 一、地震的基本概念 1 概念:是地壳任何一个部分的快速颤动。 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有规律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 2 要素: A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震动的地方。 B 震中: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 C 震源深度:从震源至震中的距离。 浅源地震:70km以下;中源地震:70-300km;深源地震:300km以上。 D 震级:用来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能量越大,震级越大。 方因杖烹掳在奠酿凉赊汐北仁讯酬翘芍呕斗抄垄途搐评抠缕郡璃横合蔷踢物理地理第一部分地壳 04物理地理第一部分地壳 04 第一部分 地 壳 震级是根据地震仪器记录下的地震波最大的振幅计算的,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相差32倍;地震没有10级、12级等这样的概念,目前只记录到最大震级是8.9级。 微 震:2.5级以下,人们感觉不到。 有感地震:2.5级-5级,人们有不同感觉。 破坏地震:大于5级,会造成损失。 大地震: 大于7级,强烈地震,损失惨重。 铺肿环顺废疯惧仓有淹疾迟堤巴渍瓢绩娃颤伯院贵亦逃柔权路九磕马复肛物理地理第一部分地壳 04物理地理第一部分地壳 04 第一部分 地 壳 E 烈度:是表示某地区受到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地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