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乐河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复习
* 安乐河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复习 2016年5月 一、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 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例如:难道这件事我做错了吗? 陈述句变反问句,在句首加上“怎么”、“难道”等,句末加上“吗”、“呢”,句尾句号变问号。如果有否定词的去掉否定词,没有否定词的加上否定词(无、不、没有等)。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感情更加强烈。反问句改陈述句也是同样的方法。 怎么把陈述句变成反问句呢? 把下面的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 1、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2、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3、他不是一个坏孩子。 4、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帮助他。 5、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 6、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怎么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呢? 7、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怎可一日不读它呢? 二、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转换。 1.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注:若句中有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该认真分辨“你”或”你们”在句中指的是什么人,而后用具体的人名来转述;若没有具体所指,则不用变换。) 2.把句中“说”字后的冒号改为逗号,句中的双引号去掉。 (一)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方法: 1.把句中的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注:若句中有具体人名或第一、三人称的,要将具体人名或第一、三人称改为第二人称(你、你们)。) 2.把句中“说”字后的逗号改为冒号并加上双引号。 (二)间接叙述改为直接叙述的方法: 【链接考题】 1、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我有事,你和爸爸先吃饭吧!” 2、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3、老牛对牛郎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 4、姐姐说,她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 三、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双重否定句有什么特点呢?怎么把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呢? 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不得不”或 “不能不” “非……不可”或 “没有一个……不”等。 1.表示判断“是”“了”用“谁也不能否认” 2.表示非常肯定。“一定”“必须”用“非……不可”“不能不” 3.表示不情愿、不得已。“只能”“只好”“只得”用“不得不’’ 4.表示全部。“全”“全都”“全部”用“没有……不”“无不” 5.表示推测。“会”“可能”“能”“应该”用“不可能不”“不会不” 如:运动会上,全班同学都在为运动员加油。 运动会上,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为运动员加油的。 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 【链接考题】 练习: 1.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一定要讲文明。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很清楚。 3.这次考试很重要,我必须参加。 4.人人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5.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离开自己的祖国。 (一)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形象生动的句子。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我们知道,一般句子会包括主要成分,即: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或是什么)。如果在主要成分上添加附加成分,对原来的句子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就是在进行扩句。 一个简单的句子一般包括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怎么样”。 四、扩句和缩句 扩句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1)看懂例句,审清要求 有的题目要求照例子扩句。 例:邮递员送信。 一个年轻的邮递员冒着大雪给千家万户送信。 题目给出的例子,扩充了“什么样”的邮递员,在“怎样的”情况下,给“谁”送信。 下面请同学们扩充两个句子: 1.少先队员刷墙。第2中队的少先队员冒着寒风在学校里刷墙。 2.祖国在前进。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建设四化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2)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扩句时,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3)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扩句时,扩充的词语要与原句的词语搭配得当,要注意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在扩句练习中,要真正明确扩充的目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