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篇第四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赏析】“喻于义”和“喻于利”,是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线。喻于义就会他人着想,就会见得思义;喻于利只有自己,不知有人,利字当头,不惜损人利己,可见两者之间做人的境界真是天壤之别。 十六、【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似的错误。)。” 【赏析】作为一名成德君子,孔子认为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迁善改过的决心和毅力。在思想上要时刻提醒自己:“善不可失,恶不可长。”生活中每个人看问题的方法不一样,站的角度不一样,得的结论自不相同;刺激相同,反应各不相同。所以一个人肯多作自我检讨,万事都可变成自己的借鉴。 十七、【原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注释】(1)几:轻微、婉转的意思。(2)劳:忧愁、劳烦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中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赏析】这一段是讲敬父母的问题,侍奉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就成了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 十八、【原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要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 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赏析】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臣弑君,子弑父的犯上作乱之事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强调孝。孔子说叮嘱为人子者,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记在心。并且抱以喜忧参半心理。喜的是父母健在,享受了人生的寿考;忧的是人生的大限总是无情的,随着岁月的流逝,儿女报答父母的深恩日少一日。 十九、【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认为说出却做不到是可耻的。” 【赏析】这是讲到用仁之重要。生活中往往有两种类型的人,一种是做了才说,另一种是只说不做。只说不做的,是又有其言而无其实;做了才说的不是因讲话困难,而是要去实行起来很艰难,所以孔子说古代的人不肯乱讲话,更不说空话,为什么不随便说话呢?因为怕自己的行为做不到。所以有仁的人,有信义的人,往往不轻易答应,不轻易发言。 二十、【原文】子曰:“以约失之鲜矣。” 【注释】(1)约:约束。这里指“约之以礼”。(2)鲜:少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在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赏析】约就是约束、小心,谨慎,意思是常常约束自己。谨慎的人,过失比较少;放荡的人,容易犯错;讲话随便的人就容易失信。所以以个人行为道德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失败的事情就少了。 二十一、【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赏析】如果你视寂寞为痛苦而不能享受,就难讲真学问真到得了。但是在此,孔子告诉我们,如果真为道德而活,绝对不会孤苦伶仃,一定有与你同行的人。君子为善,必有吉人。 论语-里仁篇第四 【本篇引语】《里仁篇》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一、【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2)处:居住。(3):知:同智。 【译文】孔子说:“跟有道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道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二、【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1)约:穷困,困窘。(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于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于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赏析】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他才能做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他将做到“仁以为己任”,进而做到舍己为人,也就是“智者利仁”。 三、【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1)好:喜爱的意思。(2)恶:憎恶、讨厌。作动词。 【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恰当地)喜爱某人,憎恨某人。” 【赏析】人都有好恶之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