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并进.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医并进

中醫診治之回歸 報 告 人 :楊煦星 基醫所博士班二年級 前 言 在沒有文字的遠古時期中醫學已經發源 基礎理論體系在2,000多年前已具雛形 歷經朝代更迭並建立了一系列醫事管理和醫學教育制度 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西醫學廣泛的傳入中國 西學東漸,掀起了一股廢除中醫之潮流 直到近代,中醫學才又開始受到世界各國的注意 大 綱 中醫學之演進及歷史成就 中西醫之衝擊 廢除中醫論 中西醫併進 中醫學之演進及歷史成就 遠古時代: 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藥。 商周時期: 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象形心﹐及34種病症和病象如﹕病首﹐病骨﹐病軟﹐病旋等記載 砭法除病﹐按摩療腹疾﹐艾灸治病等方法 周代對熱病﹐昏迷﹐浮腫﹐不孕等已有初部的認識 在詩經記載病名40種,治療方面有食養﹐藥療﹐酒劑及針刺火灸,且對藥材已開始研究 春秋時期 左傳也述及了部分病名如折肱﹐傷疾﹐食道瘤等疾患 對毒藥及藥物副作用已有部分了解 初步的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六氣致病說也在此時期發展 戰國時代(西元前475—西元265)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初步形成。 漢代時期: 黃帝內經 由數位作者經過長時間匯集而成的作品。是由《素問》及《靈樞》兩書合成 《素問》:生理、病理、解剖及養生 《靈樞》:針灸與實踐 奠定了中醫學基礎理論。 《神農本草經》 公元前1或2世紀,是中國最早期的完整中藥學文獻 傷寒雜病論 為東漢張仲景(醫聖)的大著 確定了中醫臨床醫學上的辨証論治的原則。 唐朝 (公元 618~907年) 公元 624 年唐政府設立了“太醫署”,由行政、教學、醫療及藥工四部組成。 太醫署非常重視考試,中國是世界上最先設立考試制度的國家 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政府頒行的藥典 《新修本草》(公元 657~659 年間) 。比歐洲最早的 政府藥典 要早多個世紀 宋元金時期 : 宋元金時期國家均設有醫藥衛生行政機構和管理系統,開設國家藥局。 明清時期: 本草綱目:明朝李時珍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藥物學,藥1800餘種﹐對每種藥物的記述包括校正,釋名,集解,正誤,修治,氣味,主治,發明,附錄,附方,及其歷史,形態,功能,方劑,研究,心得等完備記載。 刊行後很快傳入日本、朝鮮及越南等亞洲地區,在公元17、18世紀先後被翻譯成多種歐洲語言 明清時期 1727年俞茂鯤於《痘科金鏡賦集解》一書中所提及,有效的天花預防方法,人痘接種法在1567-72年經已施行 中外醫藥交流空前頻繁,鄭和下西洋時有“醫官醫士一百八十員” 他們也把中藥帶到國外,同時也從國外帶回了乳香、安息香、蘇合油等藥物及相關知識 醫宗金鑒(1742):清政府命令纂修之醫學叢書,由吳謙等人把18世紀初以前,歷代重要醫學著述加以校訂、刪補,并進行節錄編輯 中西醫之衝擊 東西文化交流 歐洲文藝復興以前,外來文化的傳入,對中國傳統醫學並未產生強烈衝擊。 16世紀後半期,歐洲傳教士利瑪竇、鄧玉函等利用醫藥進行傳教活動。 澳門主教卡內羅於1569年在澳門創辦兩所醫院。 西方的醫藥理論和診斷方法等也順勢相繼傳入 19世紀,中國的封建制度日趨腐朽沒落,英國用船堅炮利在1840年發動了侵華的鴉片戰爭。 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也使得西洋醫學的理論和技術被加速介紹到中國。 許多傳教士和醫生在中國行醫、辦學校、譯書並創辦刊物。 傳教士在他們的診所或醫院裏培養了第一批中國西醫人才,中國也陸續派留學生出國學習西醫。 廢除中醫論 1879年,浙江儒學俞樾先生發表《廢醫論》 明顯影響了曾經赴日留學的兩位浙江後生,一位是余雲岫,另一位就是魯迅。 余雲岫赴日先攻物理,後轉大阪大學主攻醫學,回國後卻以斥責中醫為“偽學”而名聞海內外 魯迅廢除中醫”,代表作就是短篇小說《藥》。赴日學習西醫,回國後卻也最明確地提出了廢除中醫的主張 在20世紀的20年代形成了一股廢醫熱潮 學人胡適、梁啟超、嚴復、丁文江,都是“廢醫”主張的強力倡導者。 在1929年,國民政府召開第一次中央衛生委員會議,通過了余雲岫等人提出的“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為最嚴重的一次扼殺中醫的事件。 議案內批評中醫理論為貸空結論,中醫治療方法如針炙等是迷信活動。 嚴格限制中醫執業、禁止所有醫藥廣告刊登 1931年禁止成立中醫學校 1932年勒令停辦中醫教育等措施 熱心支持者仍繼續開辦學校和出版刊物,為捍衛及保存中醫藥知識起了積極作用 辦學時間較長、影響較大的有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及浙江蘭溪中醫專門學校等 這些中醫學校培養了大量高水平中醫人才,為以後中醫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近代中醫界又積極編刊中醫書籍雜誌,組織中醫藥學術團體,以期使中醫學術得到積極發展 併除中醫的缺點,同時吸收西醫學的優點 逐漸形成了中西匯通思潮及學派 1930至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