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流体力学第4章_流体在圆管中流动
第4章 流体在圆管中的流动;熊膊侮头栅央装芒奶芬触平甥腋俩专帽灵贝哄猩判削鲸起法蜒情茬齐障旭工程流体力学第4章_流体在圆管中流动工程流体力学第4章_流体在圆管中流动;4.1 雷诺实验;流速很小时,管内液体沿轴向流动,层与层之间、流束之间不互相混杂,流体质点之间没有径向的运动交换,都保持各自的流线运动,这种流动状态称为层流。;1.临界速度;用不同的流体在相同直径的管道中进行实验,所测得的临界速度 各不相同。;2、雷诺数;4.14 水力直径的概念;4.1.3 沿程损失与速度的关系;在试验管的两侧安装测压管
列1、2两断面的伯努利方程:;改变速度,逐次测量层流、湍流两种情况
下的与对应的值。将实验结果标在对数坐
标纸上如图4.4所示。因此可得: ;雷诺实验贡献;4.2 圆管中的层流流动; 4.2.1 管中层流流速分布和流量;曹咋骤硼莱坟捏问鹃藐援趣拙肖赵镊越撑芒看飞渺荐佃邹沽镍明宾驰招域工程流体力学第4章_流体在圆管中流动工程流体力学第4章_流体在圆管中流动;流速分布;2、流量;4.2.2 平均流速与最大流速;4.2.3 层流的动能和动量修正系数;4.2.4 层流的沿程损失;2、水头损失;3、功率损失; A.在过流断面上是常数; ?B.管轴处是零,且与半径成正比;
?C.管壁处是零,向管轴线性增大; D. 按抛物线分布。; 问题4:应用细管式粘度计测定油的粘度,已知细管直径
d=6mm,测量段长l=2m ,如图。实测油的流量Q=77cm3/s,
水银压差计的读值hp=30cm,油的密度ρ=900kg/m3。
试求油的运动粘度和动力粘度。;解: 列细管测量段前、后断面伯努利方程,得:;设管中液体流动状态为层流;寸痹文织拳眉牟住特傈雇柴移寄就哮敝肿壤噎低赏嘲春兑剃亲洼吮嗣沧袭工程流体力学第4章_流体在圆管中流动工程流体力学第4章_流体在圆管中流动;秸壶钙颗突验沿镶互葛微舅芽由上舱宋狄圆查纯布忘蝎傀场均纠疙呆柠投工程流体力学第4章_流体在圆管中流动工程流体力学第4章_流体在圆管中流动;4.2.5 管路进口起始段;由实验测得,起始段长度为 L*=0.02875dRe;; 湍流是流体力学中公认的难题。自从19世纪末O.Reynolds
提出湍流的统计理论以来,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经过几代科
学家的努力,湍流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湍流是流体的不规则运动,由此发展的经典湍流统
计理论,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取得辉煌的成绩。
Prandtl (1925) 提出的混合长理论;
von Karman (1930) 建立的相似模型;
周培源先生(1940)首先建立了雷诺应力满足的输
运微分方程,是湍流模型理论的奠基性工作。; 上世纪60年代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理论和混沌
理论的发展为解决湍流问题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但是,湍流是包含多种尺度以及多尺度间能
量传递和耗散过程的复杂系统,混沌与完全
发展的湍流之间还存在相当距离。;? 湍流中大涡拟序结构对于湍流生成和发展具有主宰的作用;
抑制或消除大涡结构可能抑制整体的湍流强度,甚至使流动
层流化;
利用控制湍流拟序结构来控制湍流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例如,湍流减阻和降低噪声。;1 旋涡产生的条件:;2 形成旋涡的力学原因;4.3.1 时均流动与脉动;研究湍流的方法是统计时均法,研究某一时间段内的
湍流时均特性。;推而广之,如果对于湍流中具有脉动性质的任意物理
量W进行在T时间段内的时均化处理,则;问题:紊流的瞬时速度、时均速度、脉动速度、断面平均速度有何联系和区别?;4.3.3 湍流的速度分布;速度分布;4.4 管路流动的沿程阻力;一、沿程阻力系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层流;工业管道紊流阻力系数的计算公式;`
当2000Re4000时称为临界区或临界过度区:
紊流区包括水力光滑区、过渡区(又称紊流过渡区)和阻力平方区:
工程中,还常采用适合于一定管材,一定阻力区的专用公式:;1.阿里特苏里公式:;对于新铸铁管:;上述诸式; 实际工程中,各种流体输配管网的流动状态有明显差别,雷诺数范围不相同。这就造成同一基本原理下,不能用统一的计算公式或图表计算各种流体输配管网的摩擦阻力。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各公式和计算图表的使用条件和修正方法。;4.5 管路流动的局部阻力;4.5.1 局部损失(阻力)产生的原因;4.5.2 管路突然扩大的局部阻力;管路突然扩大的局部阻力:;4.5.3 几种常用的局部阻力系数; 3、突然缩小 ;5、管路进出口;局部阻力(损失)(小结);4.5.4 局部阻力互相干扰;减小局部阻力的方法;?4.6 管路计算;4.6.1 简单管路;曼宁公式;4.6.2 串联管路;串联管路由n段组成时,则:;4.6.3 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