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发展经济文化的号召
关于发展经济文化的号召
作者:屈建军 单位: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位于中国的南部边疆,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发展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由于远离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近代历史上交通闭塞,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几近空白,教育文化落后,属于欠发达地区。孙中山首次莅临广西,是在1921年10月至1922年4月,时间长达半年之久。此次孙中山出巡广西,目的是在打败桂系军阀陆荣廷后,进而兵出广西,挥师北伐。在督师广西期间,孙中山受到了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作为答谢,他自己也曾多次对广西党、政、军、学、民各界发表演说。这些演说集中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对广西发展所寄予的厚望和发展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筹划。就发展广西的经济、文化而言,孙中山提出了下述倡议:
一是倡议开辟道路,发展交通。广西自然地理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山多平原少”,这种地貌特征不利于发展铁路、公路等陆路交通。在铁路建设方面,据《广西通志bull;铁路志》记述,广西办铁路,始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筹建龙州铁路,但后因政局动荡和经费无着而停建。民国24年(1935年),广西省政府与合山煤矿公司官商合资修建来宾mdash;合山的运煤窄轨铁路,至民国27年(1938年),白鹤隘mdash;王所段19.5公里铺轨通车,是为广西最早通车的地方铁路。故终孙中山时代,广西事实上尚无一条铁路。另据《广西通志bull;交通志》,广西公路交通可以追溯至光绪十年(1884年)为巩固国防而开始修筑的军路,但真正的公路建设则始于民国4年(1915年)开始修建的从南宁经武鸣至宁武庄的长52公里的邕武路,至民国8年(1919年)建成通车。广西陆路交通之落后,由此可见一斑。在水路交通方面,本来“广西居西江流域中游。流域内河网发达,径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航运交通便利。”[1](P2)但由于河道多流经山谷之间,河道蜿蜒曲折,水流起伏不定,险滩多有,欠于疏浚,因而行船艰难,效率甚低,水路交通也并不乐观。
“发展经济,交通先行,”这是孙中山的一贯主张。在1919年完成的《建国方略mdash;实业计划》中,孙中山就曾详细地规划了广西境内的铁路和港口建设。铁路建设方面,计划在广西境内修筑五条铁路干线:一是从广州经桂林、泸州至成都的铁路线;二是从广州经梧州、叙府至成都的铁路线;三是从广州经梧州、东兰至云南大理的铁路线;四是从广州经贵港、南宁、百色至云南思茅的铁路线;五是从广州经钦州至安南东兴的铁路线。这五条铁路线贯通广西40余县,形成了以广州南方大港为中心,连接西南各省的铁路交通网。在港口建设方面,孙中山提议建造位于广西的钦州港,以解决西南各省货物出海的通道问题。孙中山解释说:一般来说,海路运输要比铁路运输价格便宜20倍,出钦州走水路要比陆路减少400英里的距离,有钦州港建筑于此,不仅海运通道于是乎通,而且西南各省“其经济上受益为不小矣。”“[2](P328)为了解决广西货物的出省问题,孙中山还提议发展以梧州、南宁为中心的内河航运,疏浚改良途径广西的西江水系,并具体规划了改良西江的工程细则和实施方案。希望通过“改良西江”,使西江真正发挥沟通两广,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实业计划》中关于发展广西海陆交通是从全国交通的宏观上着眼的,此次广西之行,孙中山总结了广西贫困落后的原因,规划了发展广西交通的具体方案。《在广西阳朔人民欢迎会的演说》中,孙中山指出:“广西为中国最穷之省,而所藏之财富,较之他省为优,何以言穷?因无便利之交通,是以致此。”[3](P637mdash;638)交通落后是如何影响到经济发展呢?《在桂林学界欢迎会的演说》中,孙中山举例说:“现在的农业出品,象甘蔗糖、花生、马蹄、生果、五谷等等,每年该有多少?如果有好道路的交通,运到广东去卖,都是很值钱的。但是现在没有便利交通,不能运出去卖,只能在本地卖。所以虽然有货,还是不值钱。”[2](P79)为了使矿产货物和农产货物顺利出运,换回更多的钱,就必须开辟道路,发展交通,因为“道路即开发财富之钥匙也。”[3](P638)陆路交通包括铁路交通和公路交通。受制于当时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在发展广西交通的问题上,孙中山虽然谈到“筑铁路”的问题,《建国方略》也计划建造贯通广西的铁路线,但他更多的还是强调发展公路交通。孙中山提议就地取材,用石子、沙子作材料,把窄路辟宽,低者填高,高者削平。他说,如果道路开辟,交通便利,则老百姓生产的余粮,饲养的牲畜,采伐的柴木就可以运出交易,既可促进商业发达,繁荣经济,又可增加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而且,有了发达的道路交通,广西的煤、铁、金、银等矿藏可以得到开发,一切工场实业可以振兴,教育事业也可以普及,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所以,他倡议广西“全省开辟大路,推而及于全国。”[2](P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