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浙江大学日前研制的仿人机器人“悟”和“空”正式亮相,据称这是目前世界上首个研制成功的、具有快速连续反应能力的仿人机器人。机器人的发展和普及,是一国科技基础和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我国的机器人研发水平在世界到底处于什么水平? “悟”和“空” 快速连续反应能力 较高的控制能力 不具备在移动中接球的能力 行走速度也有待提高 仿人机器人是目前国际机器人研究的趋势,未来将用于助老、助残,或者为人类提供娱乐性服务的家用领域。 仿人机器人——模拟人的形态和行为的机器人 由于研发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传感器、控制技术等多门科学,仿人机器人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的机器人发展水平。日美法等国都不惜重金研究仿人机器人,成果和技术遥遥领先。 日本本田公司于1997年推出了仿人机器人P3,它不仅能走平路,还可上台阶、走坡路,脚底不平也能保持直立姿势,行走能力世界领先。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研制出了仿人机器人科戈。 我国也在仿人机器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比如长沙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了双足步行机器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成了多指灵巧手等。 在研发仿人机器人的国家中,日本、中国和法国更侧重于为人类提供生活服务的室内仿人机器人,而美国则倾向于研发在恶劣条件和艰苦环境下进行野外作业的室外仿人机器人。 “863计划”,确定了特种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并重的发展方针,开发了7种工业机器人系列产品,102种特种机器人。 “七?五”科技攻关计划中将工业机器人列入了发展计划,由当时的机械工业部牵头组织了点焊、弧焊、喷漆、搬运等型号的工业机器人攻关,形成了中国工业机器人第一次高潮。 萌芽期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建立了9个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和7个科研基地。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中国机器人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经历了70年代的萌芽期,80年代的开发期和90年代以后的实用化期。 发展历程 目前中国已经能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平面关节型装配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搬运码垛机器人和AGV自动导引车等一系列产品,其中一些品种实现了小批量生产。 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运行中的工业机器人仅为3.68万台,数量为日本的10.8%、德国的25.2%。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绝大多数为进口,国产工业机器人尚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 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中国的一些大学、研究所取得了一些进展。中国科研团队在一些比赛中亮相,并获得了一些成绩和好评,但综合实力仍远不如发达国家。 此次的“悟”、“空”突出了连续快速反应的“一招鲜”,但在行动能力、信息感知和反馈能力方面却逊色于国外产品,“人工表情”等也停留在较初级水平。 中国和世界水平的差距 三代机器人 一种没有感知能力的机器人,更像一种精密机器。20世纪60-80年代在工业化国家的生产线上迅速得到普及。 具有一些对外部信息进行反馈的能力,诸如触觉、视觉等,特别适合完成矿井、海底、高温高压高腐蚀环境下的勘探、操作、科学考察等任务。这类机器人80年代开始进入成熟应用期,目前已开始普及。 它不仅外形像人,具备各种感知能力,还拥有类似于人类的判断、处理能力。迄今为止,第三代机器人尚未进入大规模工业化普及时代。 从20世纪60年代中世界第一台机器人诞生到现在,全球已出现了三代机器人。 示教再现型机器人 感知型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仿人机器人) 除了技术上的难点,这代机器人造价高昂,结构过于精巧,容易损坏难以修理,是普及和推广的难点。 制动器和传感器技术也是制约机器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动器用于控制机器人的移动,但目前的制动器不是制动能力欠佳、体积太大就是噪音太高。虽然有科学家提出“人造肌肉”的解决方案,但在掰手腕测试比赛中,“人造肌肉”的力量还抵不过年轻女孩。 攻关难点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