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识超群 将军本色.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胆识超群 将军本色

胆识超群 将军本色 ——记解放军总参防化部原副部长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副院长黄旦群 春日下午。汕尾海港大厦十八楼。   窗外,沙舌内港风景尽收眼底。蓝天白云下,桅杆林立,碧波荡漾。一艘艘停泊的船儿轻柔中仿佛还带着扬帆出征时的记忆,品味着大海的梦想,一如我眼前的采访对象。   黄旦群,这位从海陆丰红土地走出的共和国将军,戎马一生,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将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当船,竖起军人信念的风帆,撒下人生理想之网,收获了沉甸甸的赤子之爱。   年逾古稀,解甲不卸担。他将足印留在故乡的红土地上,每日依然奔忙着……   【】  “您是如何从农家子弟成长为将军的?”面对面时,记者的提问多少带点俗气和功利。   将军并没有顺着话题回答,只是娓娓道起从军的历程。   1959年,当时驻扎在海丰境内的一支部队,急需几名军官的文化教员。正在彭湃中学读高二的他以成绩优异和身体健壮等因素被选中“援军”入伍,成了人生的转折点。   因为国防建设的需要,他跟随所在部队,一路由南向北,从沿海到内陆,最后辗转来到首都北京。凭着扎实的文化功底,他考上了军校,选读防化专业。   防化兵被誉为“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个中缘由,既有个人的理想追求,更有着当时国家战略需要的考量。抗美援朝时期,在对以美帝为首的侵略集团作战中,随时有遭受敌人毒气攻击的可能,而我军在这方面几乎完全没有精神和物质准备。培养防毒人才,加强防化兵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毕业时,黄旦群又一次以全优的成绩把握住人生的方向盘。根据部队有关规定,成绩优秀的毕业学员对任职有自己挑选的余地。当时的部队首长找他谈话:可以到部队当排长;也可以进机关搞科研。他毅然选择了前者。   农家子弟的吃苦耐劳,军营大熔炉的烈火淬炼,再加上军校的知识积累,这一切让他带起兵来如鱼得水。1964年1月3日,中央军委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由此掀起群众性练兵大比武高潮。7月份,在参与全军区的比武中,黄旦群所训练的尖子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载誉回部队后,他本人荣获“郭兴福式优秀教练员”称号。此后,他带领尖子班多次为我军高级军官和外国在我国培训的军官进行军事表演。   屋内,洒下一地的春阳。娓娓而道的黄旦群似乎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热火朝天的训练场上,上千人喊着口号、苦练杀敌本领的景象是多么的壮观。1981年,作为防化部队总导演的他,参与华北地区实兵军事演习,千军万马、硝烟弥漫,激烈场面是多么的让人血脉贲张。参与西北核试验和东北某地防化学武器试验成功的狂欢庆贺,让这位贫寒出身的青年军官壮怀不已。此后,无论是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部防化部副部长的重任,还是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副院长任上的匆忙,一切的一切,是多么的让他难以忘怀。   时空转换间,红土地的农家子弟,从部队文化教员排长的位置,一步一个脚印,登上了副军级的高位。1993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的黄旦群终于跨进了共和国将军行列。   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受中国政府之命,作为专家和领导的双重身份,与日本政府就侵华遗留化学武器问题进行谈判。双方唇枪舌剑,激烈交锋。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上,黄旦群以他的专业知识和智慧,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利益。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是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写下的诗句。作为一名新中国的军人,黄将军心里时刻装着的是国家的利益、人民的重托,至于个人的荣辱他从不计较。所以,每当面对别人对他将军头衔的过度解读时,他只是报以一笑。这大概也是他没有直接回答记者采访伊始所提问题的原因。   当然,让今天有志青年羡慕的,不仅仅是他本人的成功,还包括那个风清气正没有买官卖官的时代。   【家风】家庭是军人的大后方   将军凭窗而望,目光久久地落在海港上的船儿,似乎思索着什么。   黄将军的爱人退休前是北京一所中学的高级教师。这位祖籍山东的“军嫂”,继承了解放战争时期老乡支援部队的光荣传统,在完成繁重学校工作的同时,也肩负起整个家庭的琐碎事务,垒砌起家庭的“大后方”,让丈夫得以一心一意地专注部队事务。   将军夫妇育有一男一女。教育子女的重任也几乎全落在妻子的身上。“从小学到高中,我只参加过有限的几次家长会,都是有关填报志愿的会议。”高考填报志愿,子女征求老爸意见,他只回答说:老爸当年准备报考的是清华大学,可惜高中没念完就参了军。子女明白老爸话中有话,都填报了清华大学,并且都被成功录取,填补了老爸的遗憾。   女儿大学毕业后,被美国一家硅谷公司录用,并在美国边工作边读研,以优异成绩修完硕士学业。后来,在父母亲的动员下,于2008年与本国籍的丈夫一同回国工作。   黄将军教育儿女跟他在部队带兵方法一个样:严格要求,以身作则;顺其自然,适当引导。子女参加高考前近半年,夫妇俩硬是将电视关闭,直到高考结束。子女大学毕业后都没有选择仕途道路,黄将军从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