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法的.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讲授:张彤  电话E-mail:Zt1966@126.com;;征管法对税务行政主体的规定 征管法对税务行政程序的规定 行政处罚法对征管法的影响 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 民商法有关规定对征管法的影响 税务行政案件败诉的隐患;一 征管法与税务行政主体的规定;案例:被告不是税务局而是税务所; 15日,下达了《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其处以1500元的罚款。该纳税人不服,在缴清了税款、滞纳金之后,以其滞纳税款仅几天时间而税务机关处罚过重为由向该县人民法院以该县税务局为被告提起了行政诉讼。 该县人民法院对案情经过认真的审查分析后,认为该纳税人提起行政诉讼的被告不准确,裁定其更换被告后再行起诉。 ;要求分析:;二 征管法对税务行政程序的规定 ;案例1;稽查案件办案时间的规定 ;程序的价值:;三 行政处罚法对征管法的影响 ; 1.违法构成要件的认识 2.对偷税行为和偷税罪的认定 3.对企业虚报亏损的认定 4.核定征收案件的认定 ; ; 该酒店未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不缴或少缴的营业税税款共计3.76万元。根据查清的事实,税务人员拟定了处理意见:依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该酒店不缴或少缴税款3.76万元的行为,已构成偷税,除补交税款、滞纳金外,对该店处以所偷税款1倍罚款;另外,该店偷税的数额和比例均已构成犯罪,依据《税收征管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建议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案例2:讨论的问题 ;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法理分析:; 3、关于偷税犯罪移送前税务机关可否罚款的问题;《刑法》201条的规定;案例3;要求分析:;1996-162号;1996-653号;2005-190号;案例4;(二)税务行政处罚应注意的问题;*案例*; 在2003年10月8日地方税务局发出《催缴税款通知书》之后,该公司向地方税务局提出书面异议,认为地方税务局的处理决定明显不合理,存在重复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有些可以税前列支的项目没有予以确认等问题,要求重新做出税务处理决定。但是地方税务局认为该公司不是申请税务行政复议,没有做出答复,更不会做出复议决定,争议的税款也一直没有入库,该公司便误认为所补缴的税款可以不缴了。;2004年11月4日地方税务局向银行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和《扣缴税款通知书》,强制划拨了该公司银行存款15万元,以抵缴应纳税款和滞纳金。对地方税务局采取强制划缴银行存款的措施,该公司一直蒙在鼓里,并不知自己的权益已被他人侵害,直到次月收到银行对账单为止。2004年12月30日该公司以地方税务局程序违法,没有收到《扣缴税款通知书》,所补的税款与实际有明显出入等理由,向上一级地方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2005年2月25日上一级地方税务局做出维持县地方税务局强制执行措施的复议决定。 ;(三)税务行政处罚的适用 (四)处罚的追溯时效与税款的追溯时效 (五)一事不二罚在税务行政处罚中的适用 ;例5; 该公司于稽查实施前的3月20日,向主管地税征收局补报补缴了营业税15万元,城建税1.05万元,教育费附加0.45万元,滞纳金0.539925万元。 市地税局稽查局稽查科于3月21日至23日,对该公司2002年度营业税纳税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除该公司已经自查发现的问题外,没有发现其它问题。;案例5 :;观点一:;观点二:;观点三:;案例6 ; 其中:1996年度到1999年度销售粮油1201162.78元, 应缴增值税56930.51元;2000年度销售粮油390814元,应缴增值税15031.31元;2001年1至4月销售粮油127000元,应交增值税4884.62元;2001年5月至12月销售粮油310020元,应缴增值税11923.85元;2002年度销售粮油280129.10元,应缴增值税10774.20元。7年共计未缴税款99544.49元。; 2003年1月,检查科出具《税务稽查报告》的主要意见是要姜某补缴共销售粮油的增值税99544.49元,并全额定性为“偷税”,处偷税总额的50%的罚款,即罚款49772.25元。;案例6:讨论的问题; 观点一: 姜某未申报缴纳的税款99544.49元均应定性为“偷税”,应就其全额处以罚款。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不申报缴纳税款定性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7)91号) “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采取不申报的手段,不缴纳税款的,应当以偷税论处。” ; 观点二: 姜某未申报缴纳税款的行为不能定性“偷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