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人的父亲
專題企劃
詩人的父親
楊水盛與東益印書舘點滴
▓賴秀美
10 月下旬,即將辭卸中研院文哲所所長職務,並將於年底赴美的詩人楊牧,
回到東華大學,以少見的幽默親和語調,為東華的同學剖析自己的創作,他透露
半年來推卻了近20 場演講,東華文學院這一場,卻是他主動「要」來的。末了,
更感性地提起因病逝世的前英美語系系主任吳潛誠。
楊牧帶來的題目〈抽象與疏離〉,意欲向他創設的文學院學生們闡衍他對於創
作的思索與實踐,或有武學大家傳授心法給小徒弟的意思。
故居
演說前一個半月,原來在光復街上的「舊書鋪子」移到了舊鐵道徒步區那個,
頗有形成假日藝術市集態勢的五叉路口,節約街8 號。節約街8 號,原來是「東
益印刷廠」。
順著鐵道徒步區往下走,穿越原來是大排水溝的自由街,斜裡岔出去,去到以
料理曼波魚出名的三國一餐廳旁的路口,是昔日花蓮市另一條大排水溝。從這裡
順流而下,流流流,流到從前叫福安的區域,你仔細著那幾條與和平路垂直相交
的細小街道,上海……成功……福建……哦!就在福建街與和平路交口的花店
旁,看到了嗎?——臨海堂,這是文學家駱香林的故居;由這裡再往回溯,廣…
東……福…建……南京!這裡左轉。91 號。
南京街91 號,是東益印刷廠老老闆的舊居。老老闆叫楊水盛,是詩人楊牧的
父親。這屋子,現早已換了主人,我們從高牆望進去,白色木板屋身頂著黑瓦,
仍是一幢優雅的日式老宅。這是楊牧文學自傳「奇萊三書」之第一部《山風海雨》
的第一個場景所在。
太陽應當才從海面升起不久,正在小城的東方向高處攀爬;
海面必定也湧著千萬種波光,
我記得那些波光,似乎很遙遠,又好像很近。
平常的夜裡我時常聽見低低的持續湧動的水聲,我問那是什麼;
母親說:「那是大海,太平洋。」
那大海自然是很近的。太陽兀自從海面升起,
穿過窗格子便照在清潔的地板上,
屋裡漂 浮著 一種穉氣的 清香 。—— 《山風海雨》,〈戰火在天外燃燒〉,1987
幾年前,當楊牧在花蓮市的巷弄中「迷路」,無意中闖進記憶中兒時戲耍的區
域時,曾驚訝於屋況的維持不差,花蓮文化中心主任黃涵穎也曾向屋主探詢,思
考過此地作為「楊牧文學館」的可能。屋主無意配合,「文學館」之議也就逐漸
為人淡忘。
就「故居」的意義而言,楊牧的故居已經遠去;而他的父親所開創的印刷事業,
還遺留些許殘跡在「舊書鋪子」,當我們在那裡翻閱到詩人的《花季》——1 本
素樸典雅的集子,竟是由詩人父親的印刷廠出品的——不免便對詩人的父親好奇
了起來。
在那個年代,後山荒僻的小城裡,是怎樣的父親,會為孩子印詩集?享壽 88
的老先生,過的是怎樣的人生?在老先生逝世之後一年,我們被挑引出的興趣,
由於老先生故舊多半辭世或遠居外地,無法得到充分的滿足,僅能就一些蛛絲馬
跡,顫巍巍地勾勒老先生的形象;更大比例的回溯,恐怕還是在那個凐遠的年代
裡,一個畫家生命中的點滴記憶,這記憶,牽引我們從一個更趣味的角度,窺探
詩人家庭的生活點滴,如此說來,或許要惹得詩人不悅。這算不算是一種八卦心
理呢?
東移
1933 ,駱香林遷居花蓮的那一年,一個17歲的少年與他的么弟費盡千辛萬苦
地,也從南濱上了岸。少年在後來做了花蓮縣議會第2屆副議長的梁阿標的印刷
工廠裡當製本(裁紙、裝釘類)學徒,么弟則走木器工藝的路線。
兩兄弟安頓之後,他們的大哥、二哥隨之而來。大哥身體較差,在水上開墾一
畦菜園;少年離開梁阿標的店,與二哥協力申請到印刷廠執照,開了東益印書舘。
這是1936年的事。少年20歲,有了自己的印刷廠。
「在那個時代到花蓮好似現在移民巴西一般遙遠,也許還要齋戒沐浴拜完祖先
之後,才背著包袱在父母親的淚眼下出門。」70年後,畫家楊維中,少年的第3
個孩子用了這樣一個誇張的類比與想像來形容上一代的經驗。從花蓮耆宿駱香林
的文字以及後來詩人對於少年迎接母親抵花的描述來看,這個類比並不誇張。
從來輪船之下錨。或於北濱。或於南濱。一年之中。惟七八月之波較平。餘皆
高如山嶽。有北濱,不能下錨,移於南濱,南濱亦不能下錨,則駛於蘇澳,凡數
往返,始獲上岸者,一年猶數度也。(駱香林,〈東台遊記〉《駱香林全集》,花蓮
縣文獻委員會, 1980)
而少年的經驗是這樣的:四兄弟在後山安定下來。他們的母親從西海岸來看他
們。到了預定的船期,四兄弟全到海邊去等候。船漸漸駛近,他們看到母親船舷
上的身影,興奮地揮手,母親也向他們揮手。突然之間,想是因為風浪過大,接
駁有困難的關係,船突然放棄了停靠計畫,原地折返了。四兄弟眼睜睜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11课 问题的抽象(课件).pptx VIP
- 2024年中考作文十二大高频热点主题6——阅读真好(素材).pdf VIP
- 飞机在机库溢油应急处置程序.doc
- 2024年中考作文十二大高频热点主题5——挫折成长.docx VIP
- 2024年中考作文十二大高频热点主题4——青春梦想.docx VIP
- 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4年绍兴诸暨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Q_320411BFS001-2019TF型扁布袋除尘器系统.pdf
- 【阅读版】读后续写 第1-5期:读懂原文+情节设计.pdf VIP
- 土石方现场协调会会议纪要.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