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实验研究论文.docVIP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实验研究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实验研究论文.doc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实验研究论文 郑敏, 张秋娟, 东红升, 施茵, 杨强 【摘要】 目的研究针药结合治疗对实验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 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将大鼠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穴位注射组、针药结合组,运用链脲佐菌素造成实验性DPN大鼠模型,用神经电生理方法观察坐骨神经传导速度.freela产品,批号S-0130;柠檬酸、柠檬酸三钠、水合氯醛、甲醛、多聚甲醛购自上海试剂一厂;雪莲注射液:新疆中药厂第二分厂生产。 1.3 仪器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出品;强生稳豪型血糖仪,上海强生公司出品;神经电生理检测仪,Medtronic, Keypoint, Denmark;DK-8D型电热恒温水槽,上海医用恒温设备厂出品;石蜡切片机,德国Lico公司 RM2145 KON;透射电镜,日立H-600。 2 方法 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 2.1 动物模型制备及分组造模前大鼠禁食过夜,次日用STZ(STZ溶于0.1 mol/L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冰浴中新鲜配制)按55 mg/kg 剂量腹腔内一次注射(参照施新猷《医学动物实验方法》)诱导糖尿病。1周后,用血糖仪测定尾尖血血糖,测血糖前禁食过夜,血糖 ≥15 mmol/L判定为糖尿病鼠。实验前监测血糖,血糖<15 mmol/L的大鼠予以剔除。正常对照大鼠仅腹腔注射等体积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常规喂养4周,随机选取10只DM大鼠,进行血糖、体重、温度阈值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与造模前大鼠比较以空腹血糖≥15 mmol/L、坐骨神经SNCV、MNCV明显减慢、摆尾温度阈值升高及坐骨神经有髓纤维形态学改变,为实验性DPN大鼠模型。 造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穴位注射组、针药结合组,每组15只。正常组与模型组不作任何治疗,电针组、穴位注射组和针药结合治疗组给予相应治疗,剩余大鼠备用。 2.1.1 电针组(15只)取穴:肾俞(双)、足三里(双)。穴位定位参照《实验针灸学》[2]。接G6805-Ⅱ型电针治疗仪,连续波,频率2 Hz,电流强度以刺激部位皮肌微颤为度,20 min/次,1次/2 d,共治疗12次。 2.1.2 穴位注射组(15只)用雪莲注射液于上述穴位注射,每次轮换取1穴,每穴0.1 ml,治疗次数同上。 2.1.3 针药结合组(15只)具体方法和治疗次数先同电针组,起针后治疗再同穴位注射组。 2.1.4 模型对照组(15只)不作任何治疗,只作与治疗组相同的固定。 2.1.5 正常对照组(15只)选正常NCV):第1刺激部位在坐骨窝,第2刺激部位在踝部内侧,均用两个针电极经皮插入,电极间距为2 mm,接地于尾部,保持皮温30℃,用方形波(10~20mA,40μs脉波宽)刺激神经,用两个针电极在同侧的足部第2趾骨间肌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记录3对不同M波的潜伏期,取平均值,近端和远端潜伏期作为运动神经在两个刺激部位间的传导时间,用弯角规测量两个刺激部位间的距离。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测(SNCV):第1刺激部位在坐骨窝,第2刺激部位在踝部内侧,均用2个针电极在第2趾骨间肌经皮插入, 电极间距为2 mm,接地于尾部。保持皮温30℃,用方形波(2 mA,40 μs脉波宽)记录6个在坐骨窝和踝部激发H反射潜伏期,取最短潜伏期差值,用弯角规测量两个刺激部位间的距离。SNCV(m/s)= 距离/潜伏期差值。 2.2.4 坐骨神经形态学观察水合氯醛将大鼠麻醉,无菌操作取模型组、3组治疗组大鼠和正常组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取梨状肌下缘坐骨神经约0.1 cm,放入2.5%戊二醛溶液中固定2 h后,冲洗、1%锇酸固定液固定、乙醇和丙酮梯度脱水,然后用1∶1包埋剂和100%丙酮浸透2 h,再放入包埋剂中浸透2 h,放入聚合器中进行聚合,使用LKB-V切片机进行切片,用醋酸铀染色30 min,柠檬酸铅染色15 min,使用日立H-600电镜进行电镜观察。 2.3 统计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结果以±s表示,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 3 结果 3.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3.1.1 各组大鼠体重对比观察(见表1)。各组大鼠造模前体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造模4周后,模型组、电针组、穴位注射组、针药结合组大鼠体重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模型组、电针组、穴位注射组、针药结合组治疗前后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 0.05),正常组8周后体重增加,与4周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表1 各组大鼠体重对比观察(略)4周与正常组比较,*P 0.01;8周与4周比较,△P 0.01 3.1.2 各组大鼠血糖对比观察见表2。各组大鼠造模前血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