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服饰在油画创作中的视觉张力
民族服饰在油画创作中的视觉张力
都市画家从水泥楼板与青灰色的天际间提取诗味元素,然而草原的生存状态、生活图景本就是诗性的表达。越接近自然本真的边缘地域越有绝美的视觉刺激。内蒙古油画整体色彩润明、精微淳厚,这不仅是妥木斯先生个人的艺术主张和整个油画家群体的审美选择,承载视网膜印象的应是那些绚丽而和谐的独特的审美要素,这是内蒙古油画家丰厚得令人忌羡的视觉资源。相对于其它地域,蒙古民族服饰构成内蒙古风情油画的重要而独特的审美要素。
一、民族服饰在不同季节中形成的色彩构成
(一)春季草原:草原的春色,有着露水般的迷茫,无论是湛蓝的天还是泛着星星点点慵懒的绿,都是高调的明媚。绿的细嫩,绿的精致,是浅绿、翠绿的青萌状态,虽不纯粹,却早已有了绿的意向,而且一日日地渐浓。蒙古族特别偏爱蓝色---这是“长生天”的颜色,也喜欢绿色---这是最好草场的颜色。蓝色与自然的绿色相协调,显示出冷静、深沉、稳重、安宁、平和之感,蒙古族自称是“青色蒙古”,是“苍色的狼”和“白色的鹿”的后代。正因为如此,他们的长袍也以蓝色和青色为主。在如此青蒙的背景下,或饱和或沉重色块的蒙古袍显得沉郁而严整,多了份内敛的力度,色彩构成显得朴素而清新。妥木斯的《春风》(图1),①画面没有任何遮挡,微蒙的天与淡青的草构成开阔的背景,画中女孩双手插入衣兜,微风吹来,眼睛眯起来,依就迎着风,袍子下摆向后微张着,青草已冒出地皮,远处有啃草的牛,狗发现了活跃起来的野鼠。由于表现舒展的体态,迎风飘荡的衣褶变幻与形体的微妙起伏,形成了复杂的光影韵律,使得小女孩的形象让人感受到清冷的风正在吹拂的氛围与她内心充满了喜悦的心情。画面设色清爽,多变的低纯度绿色与重色块人物构成质朴而清新的画面。仿佛能感觉到空气中的温度,听得见小草拔节的歌声。
(二)夏季草原:短暂的夏季给予画家的感受是鲜明而丰富的,植被及花的意象成为风情油画中带有原始审美理想及审美感受的表达。正如鲜明丰富的自然季节,他们运用鲜明质朴的线条去刻画,传达着这种原始意味极强的原生态的艺术直觉。夏季草原弥漫葱绿,层次不多,构成一片美仑美奂的绝好背景,深褐色或暗蓝色的蒙古袍在这背景的衬托下形成一个浓艳、热情的图底关系。马克思说过,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所喜欢的传统颜色。红、蓝、黄、白是蒙古人惯用的颜色,衬上翠生生的绿,是色彩纯度最大程度的炫耀,具有蜡笔画的甜美和谐。如果此刻迎亲嫁娶,草原上的色彩会有种风情年画般的色彩纯度,且洋溢着阳光般的灿烂和温暖。吴厚斌作品《一个清闲的日子》(图2),画中是夏季傍晚两个蒙古族妇女依栏小憩、细细丝语的日常生活场面。注意到蒙古袍的罅隙、剥落的毡毯草原被落日的余辉笼罩着,眼前所见,一切都是逆光的效果。两个人既清晰又模糊,画面人物造型处理都符合突出光色表现这一目的,圆脸的妇女面部轮廓含混、松散,消失在绿草反射的光线中,湮没在暗部。此时长靴走在乱草地上发出轻微沙沙声也会变成巨响。不知名的小花羞涩地在草间望来望去。看画面描绘仍可感受到这些朦胧的意念。画家没有选取烈日当头的正午,而是选取了这个吸饱了一天阳光仍温暖葱翠的傍晚,使大片的绿与艳丽的蒙古服饰被阳光的蜜橙调合着,少了燥动与激烈,多了平缓与温情。图2吴厚斌《一个清闲的日子》正如马蒂斯所说,“我所梦想的是一种平衡、纯洁、宁静、不含有使人不安或令人沮丧的题材的艺术,对于一切脑力工作者,无论是商人或作家,它应该是一种抚慰,一种镇静剂,或像一把舒适的安乐椅,可以消除他的疲劳”。因此,画家在描绘人物时,更多注意的是衣饰与身体形成曲线的优美、色块的布局、色彩的对比,而不是对象的面部表情。
(三)秋季草原:浓郁的土黄、熟褐,构成秋季草原饱满、厚实的色彩关系,虽是草枯叶败,花落蝶死,然凋谢里有种子,枯萎里面有果实。蒙古族把黄色视为高贵和神圣的表征,金盔、黄骠马、黄金护心镜在蒙古古老史诗中传颂②。这种色阶错落有致的黄色铺盖在草原的秋天,把那些或捻珠或倒奶的老额吉镀上一层高贵、神圣的超凡之光,画面的创作更接近诗味的宁静,神圣的静谧。秋季的草原色彩是沉甸甸的,去了繁华与浮躁,更象蒙古人的性格---繁华退尽的孤独与自省,淡泊中略带点沧桑。吴厚斌作品《牧人bull;马》(图3),带着哲学意味的探索,画面尽可能简化,黑白两匹相对而立的马,牧人平和地持着套马杆子骑在白马上,套马杆和蒙古袍标志着牧人的身份,白马低头啃着微微发黄的草叶,仿佛对话的是黑白两匹骏马,白马微憩,黑马耳朵向前,目光明澈而坚定。远处了无遮拦,清晰得好似刀切一样的地平线,大地承受着大块云团的投影,牧人面对一匹马,在平和的交流与对话中,困惑于现代的机械文明,困惑于我们日益劣化的生存环境,人们眷恋着那曾经有过的宁静画面中柔和的土黄、金土黄、熟褐构成沉静、厚实的绘画语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