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9 - 正修科技大学土木与空间资讯系暨营建工程研究所.docVIP

表19 - 正修科技大学土木与空间资讯系暨营建工程研究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表19 - 正修科技大学土木与空间资讯系暨营建工程研究所

表19.教學大綱表規範四 課程名稱:中文 開課單位 (英文Structural Dynamics 課程代碼 授課教師: 學分數 3 必/選修 選修 開課年級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結構學 課程概述與目標: (一)課程概述: 1.介紹基本的結構動力理論與其在工程方面的應用。 2.使學生瞭解結構系統之動力行為及分析方法及地震工程之基礎課程。 (二)目標: 1.使學生習得結構系統之動力行為及分析方法之基本慨念(知識)。 2.訓練學生利用電腦分析結構動力之方法(技能)。 3.具備結構工程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態度)。 4.能將其應用於地震工程等相關專業課程(其他)。 教科書 Paz, M., Structural Dynamics, Theory and Computation, Fourth Edition, 六合出版社。 課程大綱 分配時數 備註 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講授 示範 習作 其他1 一、單自由度系統 1.數學模型之建立─牛頓法,虛功法 自由振動分析 動力分析─Duhamel積分,頻譜分析 小時 二、連序系統 數學模型之建立─Hauiltion原理 2.自由振動分析─Rayleigh 18小時 三、多自由度系統 數學模型之建立─牛頓法,Lagrange 法 自由振動分析─數值特徵分析 動力分析─振態疊加法,直接積分法。 1小時 教學要點概述: 1.教材編選: Clough R. W. and Penzien, Dynamics of Structures, second edition, 台北圖書,1993。 Paz,M. Structural Dynamics, Theory and Computation, Fourth Edition, 六合出版社(參考書)。 Structural Dynamics-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Method, by R.R.Craig, Jr., 1981.歐亞書局2.教學方法: 講授、測驗、作業 3.評量方法: 平時成績40﹪、期中考30﹪、期末考30﹪ 4.教學資源: 表19.教學大綱表規範四課程名稱:中文 開課單位 (英文Advanced Reinforced concrete 課程代碼 授課教師: 學分數 必/選修 開課年級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課程概述與目標:課程概述。目標 教科書 課程大綱 分配時數 備註 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講授 示範 習作 其他1 1.混凝土材料力學特性 2.鋼筋力學特性 3.混凝土結構設計法 6 二、梁構件 1.概論 2.最新規範規定與變革 3.梁構件強度分析 4.梁構件設計 5.梁構件之使用性及韌性設計 15 三、柱構件 1.概論 2.最新規範規定與變革 3.柱構件強度分析 4.柱構件設計 5.柱構件之韌性設計 15 四、鋼筋混凝土不連續區設計 1.概論 2.深梁 3.托架 4.梁柱接頭 5.剪力牆 6.壓拉桿模型 18 教學要點概述:Building Code and Commentary, ACI 318-05/ 318 R -05。 Reinforced Concrete, Fourth Edition ,James G. Macgregor。 自編簡報教材。 2.教學方法: 講授、測驗。 3.評量方法:平時成績30%、期中考30%、期末考40%。 4.教學資源:無。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並不得非法影印!! 表19.教學大綱表規範四課程名稱:中文 開課單位 (英文課程代碼 授課教師: 學分數 必/選修 開課年級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課程概述與目標:課程概述使學生對土壤力學的幾個重要課題有更深入透徹之認識與了解。土壤組成及性質,有效應力及孔隙水壓,砂土排水剪力強度,砂土不排水剪力強度,粘土排水剪力強度,粘土不排水剪力強度,硬粘土及部份飽和粘土之剪力強度,重訪壓密理論。目標 教科書 課程大綱 分配時數 備註 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講授 示範 習作 其他1 1.土壤粒徑 2.粒徑分佈 3.統一土壤分類 4.土壤重量-體積關係 3小時 二、應力-應變關係 1.概論 2.應力基本定義 3.靜力平衡方程式 4.虎克定律 5.平面應變問題 6.三向度問題探討 5小時 1小時 三、土體內的應力 1.線載重引致的應力 2.無限條狀載重引致的應力 3.無限條狀線性增加載重引致的應力 5小時 1小時 四、不排水載重引致的孔隙水壓力 1.均向應力引致的孔隙水壓力 2.單軸載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