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常见病虫草害(水稻)概要1.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场常见病虫草害(水稻)概要1

滨淮分公司常见病虫草害 (水稻田) 滨淮植保站 水稻常见病虫草害 虫害: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螟蛉、稻象甲、稻蓟马、 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稻叶蝉等。 病害: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恶苗病等。 草害:稗草、千金子、马唐、莎草、耳叶水苋、鳢肠 、萤蔺等。 一、水稻虫害防治 二化螟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水稻主要钻蛀性害虫之一。水稻分蘖期受害可造成枯鞘、枯心苗,孕穗期受害可造成虫伤株、枯孕穗、白穗等,一般年份减产5%~10%,严重时减产50%以上。 1、形态特征 成虫:前翅近长方形,灰黄褐色,翅外缘有7个小黑点。雌蛾体长12~15毫米,胸部和前翅黄褐色或淡黄褐色;腹部纺锤形,背有灰白色鳞毛,末端不生丛毛。雄蛾稍小,体长10~12毫米,胸部和前翅颜 色比雌蛾稍淡,呈灰 黄褐色;前翅中央有 1个灰黑色斑点,下面 还有3个灰黑色斑点; 腹部瘦小,圆筒形。 卵 卵块为扁平椭圆形,几十粒至几百粒呈鱼鳞状排列成块。表面覆盖透明的胶质物。卵初产时呈乳白色,至孵化时呈黑褐色 幼虫 分6龄和预蛹,初孵化时为淡褐色,头为淡黄色,二龄以上幼虫在腹部背面有5条棕色纵线,老熟幼虫呈淡褐色。 蛹 呈圆筒形,尾端臀棘扁平,有1对刺毛,背面有1对角质小突起,后足与翅芽相齐,初化蛹时,体由乳白色到米黄色,腹部背面尚存5条明显纵纹,以后随着蛹色逐渐变淡,5条纵纹也逐渐隐没。 2、为害状 二化螟蚁螟孵出后,先在叶鞘内侧群集为害,造成枯鞘,二龄以后分散转株为害。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孕穗期形成枯孕穗或虫伤株;抽穗期形成虫伤株或白穗。 3、防治技术 防治枯心苗(一代):根据当地病虫测报站的病虫情报,在卵块孵化始盛期进行调查,当查到丛枯鞘率超过5%时,进行药剂防治。 防治虫伤株(二代):根据当地病虫测报站的病虫情报,在卵孵盛期对齐穗前的稻田用药一次。如果二化螟发生量大,5~7天后再用药一次。 药剂及注意事项 30%稻腾30 ml /亩 40%毒死蜱80-100ml/亩+1.8%阿维菌素50 ml/亩 90%杀虫单70+阿维菌素50克/亩。 防治二化螟时,田间保水3~5厘米3~5天,以保证防治效果。 大螟 1、危害症状 幼虫为害稻、麦、玉米、甘蔗、高梁、茭白、向日葵等,为害状与二化螟相似,蛀入稻茎内为害,可造成枯鞘、枯心、死孕穗、白穗和虫伤株,但一般蛀孔较大,并有大量虫粪排出蛀孔外。成虫白天潜伏于杂草丛中或稻丛基部,夜晚飞出活动,趋光性弱。幼虫孵化后,群集于叶鞘内侧为害,造成枯鞘,2~3龄后,分散蛀入邻近稻株的茎杆。多从稻株基部3~4节处蛀入,造成枯心苗或白穗。幼虫为害多不过节,一节食尽即转株为害,一头可为害3~4株。幼虫老熟后,多在稻茎或枯叶鞘内化蛹。 2、防治技术 防治策略“兼治二代、狠治三代”。 化学药剂: 1.防治“枯心”: 应在蚁螟孵化盛期用药;大发生年份5~7天后再进行第二次防治。 2.防治“白穗”:在蚁螟盛孵期内,破口期是防治白穗的最好时期。破口5%~10%时,施药1次,若虫量大,再增加1~2次施药,间隔5天。 3.常用药剂:可用3.6%杀虫单颗粒剂,每亩4千克撒施或用90%杀虫单80毫升+阿维菌素50克。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成虫有很强的趋绿性,喜在生长繁茂嫩绿荫蔽的稻田里群集。以幼虫为害水稻叶片造成白叶,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引起水稻减产,一般可造成损失10%~20%,严重的可超过50%。我场通常发生三代。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为1厘米,体黄褐色。前翅有两条褐色横线,两线间有一条短线,外缘有一暗褐色宽带。 卵:卵一般单产与叶片背面,粒小。 幼虫:成虫高峰迁入约1周后便可见幼虫,刚孵化出的幼虫很小,肉眼不易看见。低龄幼虫体淡黄绿色,高龄幼虫体深绿色至橘红色。 蛹:体长7~10毫米,圆筒形,初淡黄色,渐边黄褐色,后转红棕色,外常包有白色薄茧。 2、为害症状 在水稻分蘖期至抽穗期都能遭受稻纵卷叶螟为害,以幼虫啃食稻叶片叶肉(仅留下表皮)。低龄幼虫常在新展出的嫩叶尖(上部)结成小虫苞或称束叶苞(叶苞下端可见丝状相连),苞中90%以上有活虫。幼虫食叶留下表皮,远见白色。因此,当发生量大时,为害后可见白叶满田。一头幼虫一生可食叶5~10片。幼虫通常有5个龄期,1~3龄幼虫食叶量仅为10%,高龄幼虫取食量大。 3、防治技术 防治策略:防治稻纵卷叶螟以保护水稻三片功能叶为重点,按照防治指标,适时开展化学防治。 防治适期为卵孵化至1~2龄幼虫高峰期。 防治指标为百丛卵量超过150粒或分蘖期25丛超过15个新束叶苞、孕穗期25丛超过10个新束叶苞时,立即进行防治。如少于5个新束叶苞则暂时不需要防治,但需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