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曹植_《白马篇》
人物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谢灵运 “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王士祯 意气风发的曹植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邺城所建的铜雀台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为赋”,曹植也在其中。在众人之中,独有曹植提笔略加思索,一挥而就,而且第一个交卷,其文曰《登台赋》。从此曹操对曹植寄予厚望,以为他是最能成就大事的人。 随后的几年,曹植跟着父亲南征北战,也曾立下赫赫战功,人生处于昂扬奋发阶段。 曹植失宠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他在曹操外出期间,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的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曹操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从此加重对诸侯的法规禁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渐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宠爱。十月,曹操召令曹丕为世子。从此,曹植告别了昂扬奋发的人生阶段,陷入难以自拔的苦闷和浓浓的悲愁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困,曹操让曹植担任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带兵解救曹仁。命令发布后,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于是曹操后悔,不再重用他。 失遇的曹植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洛阳,曹丕继王位,曹植时年29岁,作《上庆文帝受禅表》、《魏德论》。曹丕称帝之后,对曹植严加防范。后来,曹丕碍于母后卞氏的压力,只好将曹植数次徙封。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 失遇的曹植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继位,即魏明帝。壮心不已的曹植急切地渴望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他曾多次慷慨激昂地上书曹叡,要求给予政治上的任用,拳拳之心可以使铁石心肠之人动容。但过于冷静理智的曹叡却心如古井,不起微澜,对于曹植的种种表白和要求,只是口头上给予嘉许而已。曹叡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 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陈王,11月曹植在忧郁中病逝,时年41岁,遵照遗愿,将其葬于东阿鱼山。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注释理解 1.请同学们以“你问我答”的形式进行诗歌大意的学习。 2. 问题共同探讨。 爱国主义精神 《易水歌》 先秦·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 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西汉名将陈汤递给汉帝的上疏:“……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情感基调 总体上,本诗的情感基调如何? * 高一(1、2)班 教师:于卫红 《白马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 武艺高超、英勇无畏的爱国少年英雄形象。 《白马篇》从哪几个方面来塑造少年英雄形象? 游侠身世 名扬边陲 勤练武艺 武艺高超 为国杀敌 英雄业绩 弃家保国 视死如归 名望高 武艺高 功劳高 品德高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是写马吗?为什么? 不是。骏马配英雄,英雄驭骏马,表面写马,实际写人,把游侠少年叱咤风云的英姿展现在读者眼前。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用了设问。 这一部分字里行间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包含了作者对少年的赞扬。 第二层写少年武功高强,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既是 “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也为后半部分卫国杀敌作了铺垫。 这八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用了铺陈的手法。 请同学们品味一下这段动作描写的成功之处,并指出原因? 用词准确,选了破、摧、接、散四个动词从静和动两方面和左右上下四个不同方向展现了少年武艺高超的形象。 比喻恰当。既写出了比猴猿更敏捷的身手,又写出比豹螭更勇剽的气势。 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