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激光靶冲量耦合实验结果判定LSD波点燃阈值.pdfVIP

由激光靶冲量耦合实验结果判定LSD波点燃阈值.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激光靶冲量耦合实验结果判定LSD波点燃阈值.pdf

由激光靶冲量耦合实验结果判定LSD波点燃阈值1 1 1,2 1,3 1 1 1 杨波 ,朱金荣 ,杨雁南 ,沈中华 ,陆建 ,倪晓武 1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 2 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16 ) E-mail :nxw@ 摘 要:根据激光吸收区等离子体组分与激光功率密度的关系判定LSD波(激光支持爆轰波) 的点燃阈值。在激光靶冲量耦合实验的基础上,用悬摆动力学方程计算了LSD波对铝靶冲量 和冲量耦合系数;继而由靶冲量与激光吸收区膨胀介质比热比的Jouguet条件以及由二维流 体动力学数值模拟获得的激光靶冲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得到了激光吸收区介质的比热比随 激光功率密度的变化情况,进而得到了激光吸收区介质比热比随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大而减少 的结论;根据等离子体和气体比热比的差异定量分析了不同激光功率密度条件下激光吸收区 气体和等离子体的构成;最后由等离子体含量随激光功率密度的变化关系得到了LSD波的点 燃阈值 8 W/cm2 8 2 ±(1.620.01)×10 到±(2.100.07)×10 W/cm 之间,其结果与文献的报道一 致。 关键词: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LSD 波点燃阈值,Jouguet 条件,激光吸收区,比热比 中图分类号:TN249 1. 引言 当高功率脉冲激光束聚焦于靶表面,靶物质被汽化成物质蒸气继而与靶表面附近的环境 气体一起发生电离以致击穿[1],击穿后的等离子体将继续吸收激光能量形成激光支持吸收波 (LSA波,laser supported absorption wave) 。根据传播速度、传播方向和等离子体性质的不同, 激光支持吸收波(LSA波)可形成激光支持燃烧波(LSC波, laser supported combustion wave) 和 激光支持爆轰波(LSD波) ,其中在激光靶冲量耦合中起主导作用的LSD波将使靶材获得冲量。 从激光器诞生不久国外学者就开始了激光对靶产生冲量的问题的研究。1963年J. F. Ready等人对激光靶冲量耦合系数进行了研究[2] 。随着激光技术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结 合激光推进的背景,W. O. Schall等人采用靶摆偏移技术结合美国和德国学者测量了单脉冲 能量为410 J 的CO [3] 2激光对光船的冲量 。金星等人通过高速相机测量位移,提出了测量激光推 进冲量耦合系数的水平双线支撑光船推进方法[4] 。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郑义军等人利用摆 装置和高速CCD相机,对激光靶冲量耦合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气压升 高时冲量耦合系数的变化情况得到存在峰值的结论[5,6] 。崔村燕等人研究了聚光系统形状对 吸气式激光推力器推进性能的影响并得到相同口径下点聚焦模式比环聚焦冲量耦合系数更 大的结论[7] 。徐建波等人测量了不同气压条件下激光照射LY12铝和K9光学玻璃冲量耦合系 数的变化情况[8] 。在对冲量耦合系数进行实验研究的同时,对于短脉冲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 用理论模型的研究也得到了发展。C. R. Phipps等人根据激光靶相似率建立了激光冲量耦合 系数、靶面压力和单脉冲激光强度、波长、脉宽等参量的关系,并通过实验得到了真空中金 属与吸热非金属平面靶的冲量耦合系数[9] 。孙承纬等人根据Knight理论建立了激光束照射于 固体靶材的蒸气气压和冲量的理论模型[10] 。Duluo ZUO等人结合大气呼吸模式的激光推进技 [11] 术,测量了百焦耳量级的TEA CO2照射靶材时的冲量耦合系数 。 1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博士点基金(2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