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教材仅供教学使用,实际进行废水处理厂设计 时,应由专业人员 .PPT

1本教材仅供教学使用,实际进行废水处理厂设计 时,应由专业人员 .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本教材仅供教学使用,实际进行废水处理厂设计 时,应由专业人员

水及廢水處理廠設計 4.二級生物處理  4-1 活性污泥法模式 4-2 曝氣池設計 4-3 曝氣系統設計 4-4 二沉池設計 4-1 活性污泥法模式 活性污泥法基本控制方法 基本原則 活性污泥庫存量(inventory)控制 系統中維持一定量之微生物,以達預期處理效率 與活性污泥曝氣池設計有關 原則:污泥產生量等於廢棄污泥量 迴流污泥量控制 與污泥沉降性有關 原則:二沉池不累積污泥 曝氣用空氣量控制 曝氣池空氣需求量隨進流水質水量變動 原則:曝氣池維持一定溶氧量 4-1 活性污泥法模式 活性污泥法基本控制方法 廢棄污泥量控制方法 方法一:維持食微比(F/M ratio) 廢棄污泥量隨進流水質變動 適合處理接受間歇性高負荷之工業廢水處理廠 方法二:維持曝氣槽MLSS濃度 廢棄污泥量隨微生物增殖速率變動 適合全自動控制之小型污水處理廠 方法三:維持平均細胞停留時間(MCRT) 依每日水質水量及MLSS分析結果計算廢棄污泥量 適合一般都市污水處理廠或工業廢水處理廠,為現階段主流控制方法 → 本課程設計依據 4-1 活性污泥法模式 活性污泥法模式七項假設 曝氣槽完全混合 曝氣槽中各點固體物濃度(X)一致 註1:固體物濃度即生物細胞濃度,以VSS表示 曝氣槽中各點基質濃度(S)一致,且與出流水基質濃度相同 註2:基質為溶解性,以BOD或COD表示 進流基質濃度(S0)維持穩定無明顯變化 進流廢污水中不含活性污泥微生物 4-1 活性污泥法模式 活性污泥法模式七項假設 二沉池中不發生生物反應 二沉池有合理的固液分離效率,且沒有污泥固體物累積 進流廢污水中所有生物可分解物質(基質)均為溶解態 全系統維持恆定狀態(steady-state) 4-1 活性污泥法模式 活性污泥法模式推導 動力方程式 微生物增殖 dX/dt = mX = [mmaxS/(KS+S)] X 微生物衰減 dX/dt = -kdX 淨污泥增加量 = 微生物增殖量-微生物衰減量 PX = mVX – kdVX 引入平均細胞停留時間(MCRT) qX = VX / DX = 1 / (m – kd) 1/qX = m – kd m = (1 + kd qX) / qX 4-1 活性污泥法模式 活性污泥法模式推導 動力方程式 引入水質水量條件 YQ(S0 – S) = mVX VX = YQ(S0 – S)/m = YQ(S0 – S)qX / (1 + kd qX) Yobs = Y / (1 + kd qX) VX = YobsQ(S0 – S)qX 引入水力停留時間 VX/Q = Xq = Yobs(S0 – S)qX q = Yobs(S0 – S)qX / X 反算淨污泥增加量 PX = YobsQ(S0 – S) 4-1 活性污泥法模式 活性污泥法模式推導 模式總結 重要方程式 VX/Q = Xq = Yobs(S0 – S)qX PX = YobsQ(S0 – S) Yobs = Y / (1 + kd qX) 重要參數 計量與動力係數:Y、 kd 停留時間:q、qX 質量與濃度: S0、S、X、PX 流量與體積:Q、V 4-1 活性污泥法模式 活性污泥法模式推導 模式總結 方程式應用面向 對已知水質水量,可求取 水力停留時間 污泥停留時間 MLVSS 曝氣槽體積 對已知系統,可求取 處理水質 最大容許污水量 最大容許污染負荷 4-1 活性污泥法模式 活性污泥法模式之設計應用 Step-1 建立水質水量參數 進流有機物濃度S0:BOD或COD,mg/L 進流SS濃度:假設為0 出流有機物濃度Se:BOD或COD,mg/L BOD5 30 mg/L;COD 100 mg/L 出流SS及VSS(Xe):mg/L SS 30 mg/L Xe = 0.65 SS 出流溶解性有機物濃度S:BOD5或COD,mg/L S = Se - (1.42 x 0.68) Xe (以BOD5為基準) 廢污水流量Q:m3/d 4-1 活性污泥法模式 活性污泥法模式之設計應用 Step-2 建立活性污泥參數 暫以BOD5為基準 增殖係數Y:0.38~0.75 kg-MLVSS/kg-BOD5,典型值0.5 kg-MLVSS/kg-BOD5 污泥停留時間qX:5~15 days,典型值10 days 衰減係數kd :0.01~0.14 day-1,典型值0.06 day-1 曝氣池MLVSS濃度X:1,200~2,400 mg/L,典型值2,000 mg/L(相當於MLSS 2,500 mg/L,MLVSS/MLSS = 0.8) 廢棄污泥濃度XW:6,000~10,000 mg/L,典型值8,000 mg/L(SS) 4-1 活性污泥法模式 活性污泥法模式之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