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彰显区域特色优势启动临港经济发展新引擎
彰显淮滨区域特色优势启动临港经济发展新引擎淮滨县,淮河中上游一颗璀璨的明珠。淮河,中国第三大河,发源于南阳桐柏,绵延1000公里一路东去,河道深阔,水系完整,尾闾通畅。淮滨因淮水而立县,建县63年间共发生大小洪涝灾害58次。淮滨的历史就是一部与自然灾害顽强抗争的奋斗史,更是一部生生不息谋发展的创业史。淮滨又因淮水而兴县,淮滨港-河南省最大的水运港口自古以来就是豫南地区重要的货物集散地。货物自此可东到皖鲁,南至江浙,通江达海畅通无阻。淮滨因此而享有中原地区“出海大通道”的美誉。然而多年来,这样的特色优势一直得不到有效利用,淮滨县的经济发展始终没实现质的飞跃。“捧着金饭碗要饭”是淮滨县的“痛点”又是“难点”,这种现状必须要转变,出路在哪里?如果没有有效的载体就无法盘活这些优势,就无法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研判区域周边经济发展形势,我们必须打造极具竞争力的水运港口,依托港口发展临港经济,实现“城市-港口-园区”良性互动。 何为临港经济?对于身处中原腹地的淮滨人,我们陌生过,彷徨过,更向往过。通过调研沿淮三省及长江沿线港城,我们思路更加清晰,信心更加坚定。临港经济就是以港口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为核心,以港口城市为载体,以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以中原腹地为依托,展开生产力布局,发展与港口密切相关的特色经济,进而推进区域繁荣的开放型、优先型经济模式。它具有两大特征:其一,临港经济具有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特点,有强大的产业聚集能力。港口作为水陆交通枢纽,通过廉价水运,与周边地区形成集疏运输体系,促进区域间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沟通和交流,在便利地获得区域外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借助出口加工区发展对外加工与贸易,从而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其二,临港经济具有区域经济的特点,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港口已经成为现代交通领域中最重要的交通点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特别是为发展临港经济所建立的出口加工区具有对外开放、吸收引进和对内辐射、联动发展的双重功能,必将辐射和带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发展实践表明,发展临港产业对于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大意义。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经济发展一般是从沿海开始,溯内河而上,不断延伸扩至内地。全国看,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区域大都是沿海或内河流域。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发达地区经济的腾飞,离不开长江、珠江和海河,这些地区随河东去,融入世界。黑龙江和松花江将东北三省紧紧地联接在一起,西河流域成为西南地区面向世界的新窗口。而淮河又能给中部地区带来什么?其地位和作用已不言而喻。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在全球大市场日益融合的大潮中,在“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的引领下,淮滨县必须抢抓时代赋予的历史机遇,围绕河南省最大的航运港口-淮滨港,布局临港产业,强力推进临港经济区建设,带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淮滨临港经济区初步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是集加工工业、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区。临港经济区主要发展产业为:港口装卸业为主的港口直接产业;以内河水运业、集疏运输业、仓储业为主的港口关联产业(包括修造船、贸易、钢铁、化工等产业在内的港口依存产业);港口服务业(主要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饮食、商业等服务行业)。淮滨县力争把临港经济区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对接“皖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区”的前沿经济阵地,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充分体现“通江达海、产业创新、生态宜居的淮河魅力港城”的战略定位。 一 淮滨县发展临港经济具备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淮滨县因淮河而名,淮滨县经济社会发展史与淮河航运史有着不可割裂的关联,历史上的淮河淮滨港樯橹林立,商贾云集,南北货物交汇于此,码头上一片繁忙景象。淮滨人的生活自古以来与淮河、港口、水运、造船业息息相关。走进淮滨县,你会发现矗立在淮河岸边有河南省最大的港口-淮滨饮马港,依托港口布局的有河南省最大的造船特色园区,耸立在淮滨东湖公园的有中国淮河博物馆,正在建设的有“走读淮河项目”-淮河文化园区等,这些以淮河为主题的项目昭示着淮滨县“港城”特色愈发明显。独有的淮河文化基因激发着淮滨人必须转化发展方式,以“临港经济”为名,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目前,淮滨县发展临港经济已具备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区位优势独特淮滨县隶属于河南省信阳市,地处淮河中上游,东连合肥、南望武汉、西邻信阳、北与安徽省阜阳市接壤,是豫皖两省交界处,又是中原经济区与皖江经济区、江淮城市群的接合部。淮滨县虽地处河南省东南边缘,却是东部沿海产业循着长江、淮河进入中原地区的水上第一门户,也是中原货物进入江淮流域到达沿海地区的综合交通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