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做好课外阅读与课文的衔接.doc

新课标下如何做好课外阅读与课文的衔接.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标下如何做好课外阅读与课文的衔接

2010年暑期培训班级简报 ***第一期*** 指导教师:魏华中 马锡刚 2010年暑期培训开始了,与各位老师又有了交流、研讨的机会。希望各位同行积极参与、交流,在短短的十天中学有所获,日渐日长。 优秀作业集粹: 一、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语文阅读教学应“平民化” 山东省寿光市现代中学????李少波????2010年7月19日 16:01推荐 魏华中于10-7-19 19:24推荐并加8分李老师对阅读教学有自己的理解。“平民化”,既指阅读内容的“平民化”,又指阅读主体的“平民化”,还可指阅读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平民化”的行为。 可是阅读课是一定要有的,理由不需要我这里再重复。不管是理论还是现实都要求我们开设阅读课。现在的问题是:阅读课怎样上?或者再回到本初的那两个基本问题:让学生读什么,怎样读? 其实本初的两个问题之一对现在而言是个不需要设立的命题,根本就是个废题。这个问题就是——读什么。理由是现成的——学生手头的课本与读本是最好的第一手材料,至于名著呀什么的,留到假期时间充裕的时候去读吧。学校里没那么长的时间让他们去劫富济贫。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成了怎样读。这个问题我觉得也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对语文课来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文本的学习,而这本身就是一个阅读的过程。那么问题就可以换成——文本怎样教与怎样学的问题。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本老生要谈的也还是常调,对此很熟悉的同仁可以略去下文不读,以节省您宝贵的时间。 怎样解读文本是第一要素。我们在课堂上往往会义正辞严的告诉学生“某某文章是经典,要认真去读”“某某书是名著,要仔细发掘”至于推荐的理由,如果学生有心,去网上或者书上不难找到教师在课堂上的讲稿。这里不是对教师的备课功夫提出质疑,而是要说:这在样的讲解当中缺了点东西——感情。也许在讲授时我们是感情丰富而且饱满甚至声泪俱下,但学生完全可以不买账,为什么——做秀的成分太多,没有自我的成分在里面。看着讲台上的人侃侃而谈,念念有词,好像很博学,好像很深刻,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管我们要讲什么,或者要推荐什么,应该学学陈平(也就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她在台湾教大学生写作时,每周只有一下午的课,但为了这一下午的课,她每周至少阅读两本书。翻阅一下她的作文评改,上面写的都是自己的感受与评价,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也没有什么眼花缭乱的招式,而她,就凭着这点子真实,赢得了学生的心,也赢得了千万读者的心,成了永远怀念的三毛,一株永远不变的橄榄树。 自己没有鲜活的、深刻的阅读体验,是不可能让学生“鲜活”“深刻”起来的。只有自己先“入乎其内”,才能在课堂上“出乎其外”。 我们强调博学,强调深刻,但问题是,怎样算是博学,怎样才能算是深刻?读遍天下书是妄想,精读一本书照样可以治国平天下,赵普就是个先例。所以,博学在今天应该理解为:把课程相关的内容把握透,把握准,就不失为博学之士。当然,这仍然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否则便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毕竟,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尤其是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更新。那么深刻呢?站在新课程的今天,个人认为,我们应该这样去理解“深刻”二字的含义:深刻应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应该是以教者的教学目的为出发点,以受众的接受能力为依托,最终以目标的达成为指归。 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天花乱坠,这时的教者不是教者,而是表演者。我们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但绝不是要当个专业的演员,这不是教师应有的角色定位。我们是要“传道受业解惑”,而非“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以相娱乐”的人。 能赢得掌声的老师未必是好老师。好老师应该是在课堂上与学生地位平等,让他们去读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来,然后大家共同分享你们的所得。不要让术语与概念把文学这片原本七彩的天空变得灰白甚至黯淡。学学苏格拉底,学学柏拉图,学学孔子,与学生平等一点对话,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东西,让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生命绿洲,不是更好吗? 充实自己,降低自己,与学生站在同一片高度,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美感,在美感中获取感动,在感动中获取喜悦,在喜悦中获取幸福。我想,这才是文学的传承所应有的意义。 浏览:49评论:15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览12 评论列表 指导教师马锡刚44 分钟 前IP:123.129.*.*回复删除 教师备课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引导学生感悟、体验、交流,李老师谈得精彩! 指导教师魏华中2 小时 前IP:123.129.*.*回复删除 教师没有对作品的充分阅读与理解,就很难让学生对作品有充分的理解。教师入乎其内,学生才能入乎其内。 山东省寿光市现代中学王兴国2 小时 前IP:123.129.*.*回复删除 很美的理想,很和谐的境界。不过作业题目中的“阅读教学”好像重点是课文文本教学。 山东省寿光市现代中学张伦伟4 小时 前IP:123.129.*.*回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