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会推荐2016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公示内容.pdf

中国化学会推荐2016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公示内容.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化学会推荐2016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公示内容

附件1 中国化学会推荐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 生物医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 二、推荐单位意见 该项目针对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临床应用上存在的功能性单一、生物活性低 等科学问题,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聚乳酸和聚氨基酸类材料的可控制备和生物功能化 新策略,实现了材料性能的精确调控。为材料在骨折内固定器件、组织工程支架和基 因/药物缓释载体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该项目工作推动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科 学的发展,为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临床广泛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8 SCI 965 该项目的研究工作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广泛关注,篇代表性论文 他引 次,20篇主要论文SCI他引2204次。项目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也获得同行专家积极正 面的评价。项目完成人曾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1年和2007年),科 技部 “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2011年),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 奖 (2012年)和科技部2013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拟推荐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材料科学领域,是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的国际前沿课题。本项目针对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 在临床应用上存在的功能性单一、生物活性低等科学问题,通 过分子结构设计,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聚乳酸和聚氨基酸类材料的可控制备和生物功 能化新策略,实现了材料性能的精确调控。为材料在骨折内固定器件、组织工程支架 和基因药物缓释载体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主要发现点为:/ 1)通过聚乳酸分子序列、晶体结构和复合材料纳米表界面结构设计,实现了聚乳酸 从普通塑料到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转变。 发现了一系列新型的席夫碱铝催化剂,对手性丙交酯单体聚合具有高度立体选- 择性,实现了聚乳酸分子序列和晶体结构可调控,率先将聚外消旋丙交酯熔点突破 200°C,揭示了聚乳酸分子序列对结晶性能的影响规律。首次发现无机粒子表面活性 羟基可直接引发丙交酯开环聚合的科学现象,解决了纳米羟基磷灰石与聚乳酸复合时 界面相容性差、易发生团聚等科学难题,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成骨诱导 性能。采用该技术制备的可吸收接骨螺钉和可吸收接骨板分别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总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2)提出了生物活性分子修饰聚乳酸和聚氨基酸材料新理念,构建了智能型生物可降 解高分子材料新体系,实现了上述材料与生物体机能的有机融合。 创新性地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中引入生物活性短肽、糖分子、生物素等功能 性单元及电活性苯胺齐聚物,解决了材料缺乏生物活性的科学问题。首次发现电活性 聚乳酸材料具有促进神经细胞分化与生长的功能。所构建的新型功能材料体系展现了 优异的分子识别功能,促进了细胞黏附、生长与组织再生。建立了材料与生物体之间 的桥梁,实现了材料与细胞/组织相互作用的有效调控,为聚乳酸类材 在组织工程领 域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3)多尺度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基因药物载体的构建与功能调控。/ 首创了基于聚乳酸的双亲性高分子抗肿瘤前药,实现了化疗药物的稳定担载、纳 米组装、高效运输、靶向富集和可控释放。创新性地将聚氨基酸链段引入聚乙烯亚胺 分子上,通过静电组装方法构筑了纳米尺度的基因载体。率先利用两性聚氨基酸构建 了肿瘤微环境响应的高分子基因载体可逆遮蔽策略,解决了高分子基因载体体内运输 稳定性与肿瘤细胞高效内吞相互制约的科学难题。首次提出了 “乳液电纺”方法,制 备了微米尺度的聚乳酸载药纤维毡,解决了油溶性电纺聚合物纤维难以担载水溶性药 物的科学难题。 8篇代表性论文SCI他引965次,20篇主要论文SCI他引2204次。据WebofScience 检索,近十年间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相关领域,项目第一和第二完成人发表的论 文数量和被引用次数分别在国际上排名第一。相关研究成果获得科技部 “十一五”国 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2011年)、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 (2012年)和科 技部2013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四、客观评价 1. 国内外同行学术评价 8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本领域权威期刊Biomaterials、 ControlledRelease等上, SCI 965 20 SCI 2204 S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