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的方法,会正确判断。
2、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表达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渗透事物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2、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的方法,并能正确判断。????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数”等术语的含义。2、能够比较有条理的叙述判断过程。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程序安排:
1、复习铺垫。
2、整体入手,强化感知,教学“相关联的量”。
3、引导点拨,自主建构,探索规律。
4、总结概括意义。
5、判断说理,巩固新知。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比较抽象,学生的原认知结构不能直接与新知发生作用,建立实质性的关系。本节课我的主要教学思路是这样的,从直观具体的实例入手,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让学生先建立起新知的上位概念——“两种相关联的量”,接着以此为生长点,引导学生参与把两种相关联的量进行比较、分类、抽象概括,从而过渡到下位概念——正、反比例意义的学习。最后组织判断说理练习,学生在正、反比例概念的应用、辨别、比照中认识中进入更高的概括化程度,使新知获得心理意义,原认知结构得到了拓展。
正、反比例主要研究的数量间的关系,所以在教学新课前安排了复习常见的三组数量关系。
第二个层次通过三张表的填写让学生初步感知“变”与“不变”。我在这里安排的是让学生亲自填写三张表格,教材上是没有这个安排的,以往的教师在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的时候,一般都是让学生直接观察表格,然后再去探索规律的。我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在填表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正比例和反比例,强化学生对于概念表象的建立。新课程非常提倡和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与体验。有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是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如果是动手做的话,可以达到90%以上。所以我感觉,在这一部分的教学时,安排让学生自己来填表,是非常必要的。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的两种特殊关系,正、反比例概念是基于两种相关联的量后而得以形成的。以前,学生尽管触及过两种量,但其经验背景中并没有建立过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概念。由于一般的教学不从整体入手,忽视对“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一新知生长点的培固,致使难点集中,正、反比例的概念不易被学生理解。我在教学时从整体出发组织学习材料,帮助学生从经验背景中先抽象概括出“两种相关联的量”,从而衍生出了一个对新知的知识触角,为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创造了条件。
由于正、反比例的意义十分抽象,在第三层次的教学中,我提供了7张表,让学生有了学习的感性材料,学生在讨论观察的基础上,自行分类,并采取扶放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自主归纳,从而使抽象的正、反比例的意义从学生厚实的感性经验中水到渠成地凸现提升出来。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通过第五层次的判断说理练习,促使学生把内隐的思维外显为可察的语言,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这种有条有理、有根有据的外部说理训练,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当前,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比较活跃,但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只改革方法、手段而不对教学内容作相应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目标仍难于实现。因此,我觉得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对现行教材充分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遵循儿童的学习规律和知识内容的逻辑结构,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加工、变换、改造、整合,对提高教学效率很有益。
???????????????????????????????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 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设计
?? (一)复习准备:
1. 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
(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或 V=sh)
2. 计算下列各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6.28平方分米,高是5分米。
(2)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与半径相等。
(3)底面直径6厘米,高5厘米。
(4)底面周长6.28分米,高2分米。
(二)导入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新授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普通话整篇文章练习.doc
- 普通话词语表二140.doc
- 普通话轻声词语表(注拼音).doc
- 景观设计原理相关资料.doc
- 智能化系统工程标书的编制.doc
- 暂列前10名的火锅店.doc
- 暗黑1.10符文之语.doc
- 曹姓女孩名字大全.doc
- 最全的实用祝酒词大全.doc
- 最后的一天(徐志摩).doc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含解析).docx
-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 数学试题.docx
-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分析 物理试题(含解析).docx
- 辽宁省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 2024 雄安新区专题研究:构筑新质生产力基石,推动数据要素成熟商业化.docx
- D7.1+7.2 随机事件及其运算.ppt
- 安徽省六安市独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数学试卷.docx
- 北京市大兴区2024_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 物理试题(含解析).docx
-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数学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