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用铜电极电解nacl溶液”实验的探究 - 浙江省化学会.doc

对“用铜电极电解nacl溶液”实验的探究 - 浙江省化学会.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用铜电极电解nacl溶液”实验的探究 - 浙江省化学会

对“用铜电极电解不同浓度NaCl溶液”实验的探究 徐 克 浙江省瑞安中学 瑞安 325200 摘要:本文对苏教版《实验化学》选修模块拓展课题5-3“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原理及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现象进行探究。 关键词 实验化学 电解 一、问题的提出 1、背景 根据教材上的实验描述,用铜作阴、阳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观察到许多不同的实验现象。 (1)电解开始后,与电池负极相连的铜丝(阴极)在液面下变暗,同时伴有大量气泡产生,与电池正极相连的铜丝(阳极)的颜色(紫红色)不变,但由粗变细。 (2)电解开始约30s内,阳极附近略显白色浑浊,然后开始出现橙黄色浑浊,进而生成较多的橙黄色沉淀。随着沉淀量的不断增加,橙黄色沉淀慢慢聚集在烧杯底部。 2、意义 (1)教材编写组提供实验论据及建议; (2)一线教师提供实验教学素材; (3)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 根据已有的知识,铜的常见氧化态为+2价,而在此实验中并没有产生经典的含有Cu2+特征的化合物(蓝色),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改变实验条件,在不同的NaCl浓度下进行电解,反应现象又会有什么不同呢?对此,我们进行了实验探究。 二、实验过程 我们查阅文献并向实验室老师做了咨询,设计了如下几组实验。 实验用品:3A稳流电源、电解槽(烧杯)、1mol/LNaCl溶液,2mol/L NaCl溶液,3mol/L NaCl溶液,饱和NaCl溶液(6.15mol/L),铜电极、导线、试管、氨水。 浓度 实验现象 产物推测 1mol/L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铜极(阴极)有大量气泡析出,电解刚开始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铜电极附近略显淡淡的蓝色浑浊,然后电解池中液体逐渐呈现出蓝色浑浊 蓝色浑浊为 2mol/L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铜极(阴极)有大量气泡析出,电解刚开始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铜电极附近略显淡淡的蓝色浑浊,几秒后开始呈现出橙黄色浑浊,进而生成较多的橙黄色沉淀 蓝色浑浊为 橙黄色沉淀为 3mol/L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铜极(阴极)有大量气泡析出,电解刚开始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铜电极附近略显白色浑浊,几秒后开始呈现出橙黄色浑浊,进而生成较多的橙黄色沉淀 白色浑浊为 橙黄色沉淀 饱和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铜极(阴极)有大量气泡析出,电解液中迅速生成较多的砖红色沉淀 砖红色沉淀 三、实验原理 通过查询有关金属铜及其化合物化学性质的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验现象,推测得出 铜电极电解NaCl稀溶液 阳极 阴极 总反应方程式 其中生成的反应是控制反应。 铜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 阳极 阴极 ①(白色) ② ③ 其中③为控制反应 四、分析与讨论 实验表明,铜电极电解较浓NaCl溶液时,阳极电解产物为Cu+化合物,最终生成砖红色的Cu2O;铜电极电解较稀的NaCl溶液时,阳极电解产物为Cu2+化合物,最终生成Cu(OH)2 电解液中NaCl的浓度不同时,阳极电解产物为什么会不一样?Cu+化合物和Cu2+化合物的产生对于NaCl溶液的浓度又有什么不同的要求呢? (1)铜的电极电势 在此实验的特定条件下,阳极铜的电极电势需要通过计算方法得出。要计算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的铜电极电势,就要寻找影响铜阳极发生化学反应的因素和等量关系,以分析铜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倾向。 假设铜阳极电解产物为Cu2+化合物时,根据总反应Cu+2H2O=Cu(OH)2↓+H2↑得出2c(Cu2+)=c(OH)。查资料得Ksp[Cu(OH)2]=6.0×10-19,φ=0.337V 推断此时溶液中c(Cu2+)为:c(Cu2+)C2(OH-)=Ksp[Cu(OH)2]=6.0×10-19 ∴c(Cu2+)=5.31×10-7mol/L 据此推断铜阳极电极电势:φ=φ+ln =0.337V+lg(5.31×10-7)=0.1516V (2)对于教材中实验生成Cu+化合物的解释: 假设阳极电解产物为Cu+化合物时,已知φ=0.521V,Ksp(CuCl)=1.2×10-6,饱和NaCl溶液中c(Cl-)=6.15mol/L 则φ=φ+ln=0.0521V+(1.95×10-7mol/L) =0.1245V 此时φ=0.1245Vφ=0.1516V 所以阳极铜更倾向于形成Cu+化合物,且根据c(Cu+)=,可推断出铜电极电势φ与c(Cl-)成反比例关系,c(Cl-)越大,铜阳极电极电势φ越低,也就越倾向于生成Cu+化合物。 (3)决定阳极电解产物的NaCl浓度值 由(1)可知,生成Cu2+化合物时铜阳极电极电势为φ=0.1516V,那么当电极电势为0.1516V时,若能生成Cu+化合物,可得φ=φ+ln c(Cu+)=φ+ln=0.521V+lg=0.1516V 解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