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怀 素 张旭草书 张旭楷书 草书 颠张醉素 夏 商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 汉 西汉 东汉 魏晋南北朝 三国 西晋东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宋 元 明 清 三代 秦汉 春秋战国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 梁唐晋汉周 辽 北宋西夏金 南宋元 统一 统一 统一 统一 分裂 分裂 分裂 隋唐时期: 581年——907年(隋:581—618 唐:618—907) 阶段特征:古代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 文化上:儒学复兴;科技领先世界;开放与兼容;文化繁荣。 兼容:民族融合 中外交流 南北交流 思想交流:儒、佛、道 国家统一 创新制度 政治清明 经济繁盛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唐太宗 疆域拓展 开放兼容 陶瓷之路 城市发展 运河开通 科技发展 唐诗、艺术 四、民族关系: 1.原因: ?(1)经济繁荣,国力增强 ?(2)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3)开明的民族政策? 2.方式: ? 战争、和亲、册封、设立机构 ? 五、对外关系: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二十 (四)商业和城市: 1.商业发展的原因: 2.商业发展的表现:坊市制 特点: (1)县以上设市,设市令、市长管理; (2)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市坊分开; (3)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4)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四)商业和城市: 1.商业发展的原因: 2.商业发展的表现:坊市制 3.城市的发展: 大都会:长安、洛阳、扬州 港口:泉州、扬州、广州 (四)商业和城市: 1.商业发展的原因: 2.商业发展的表现:坊市制 3.城市的发展:长安、洛阳、扬州 4.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为主 广州设市舶司长官市舶使, 管理海外贸易。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二十。。 广州 陶瓷之路 (四)商业和城市: 1.商业发展的原因: 2.商业发展的表现:坊市制 3.城市的发展:长安、洛阳、扬州 4.丝绸之路: 5.货币:隋:开皇五铢、唐:开元通宝 (四)商业和城市: 1.商业发展的原因: 2.商业发展的表现:坊市制 3.城市的发展:长安、洛阳、扬州 4.丝绸之路: 5.货币: 6.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经济重心: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 开始:安史之乱 原因:北方战乱,中原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得到开发;气候的变化。 完成:南宋 夏 商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 汉 西汉 东汉 魏晋南北朝 三国 西晋东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宋 元 明 清 三代 秦汉 春秋战国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 梁唐晋汉周 辽 北宋西夏金 南宋元 统一 统一 统一 统一 分裂 分裂 分裂 隋唐时期: 581年——907年(隋:581—618 唐:618—907) 阶段特征:古代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 经济上:唐朝经济空前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三、思想文化: (一)思想:儒佛道三教合一,复兴儒学(韩愈) 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特别是释)却风靡数百年。儒家传统中没有像佛学那么细密严谨的思辨理论体系。自南朝到韩愈,儒学反佛多从社会效用、现实利害立论,进行外在的批判,真能入室操戈,吸收改造释道哲理,进行内在批判的,则要等到宋明理学了。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儒学在唐朝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唐朝建国不久,高祖武德二年就下诏于国子监立周公、孔子庙各一所,四时至祭。唐太宗令颜师古于秘书省考订五经,几经诸儒详议,遂颁其所定之书于天下,令学者习焉。……后来玄宗又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自注《孝经》,颁行天下。” 唐朝佛教的盛况,开元中天下寺庙总计5358所,至武宗时增至四万余所。……也有西行求经的高僧,…… 唐代佛教的宗派也很多,其中尤以净土、天台、禅宗为盛。禅宗是佛教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