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题目:从廖万石堂看中国传统建筑与祭祀
題目 :從廖萬石堂看中國傳統建築與祭祀
廖萬石堂考察活動╱頁一
題目 從廖萬石堂看中國傳統建築與祭祀
考察對象 中六同學
觀察流程
1. 於學校操場集合 ,然後乘旅遊車前往廖萬石堂。
2. 觀察廖萬石堂 ,需時約一小時。
3. 於廖萬石堂門外集合後 ,乘旅遊車回校,並於學校門外解散。
考察過程
第一階段 :考察前的簡介
教師在出發前 ,請向同學介紹廖萬石堂的歷史背景,及是次考察的重點(以廖萬
石堂為例 ,探討中國傳統的建築與祭祀文化)。教師可將「廖萬石堂歷史背景」
及 「中國傳統建築小辭典」兩項的資料(詳見附錄一及二)派發給同學 ,並請教
師提醒同學於考察當日 ,攜帶這兩份資料,以作參考之用。
第二階段 :考察廖萬石堂
有關廖萬石堂內的建築特色及祭祀活動的情況 ,詳情可參閱「考察重點」,教師
可因應實際情況 ,把「考察重點」的內容作出剪裁或增刪。
1. 向學生介紹廖萬石堂外的 「照壁」(又名「風水牆」)。
2. 教師可從風水佈局方面 ,向同學分析廖萬石堂在選址上的優勢,從而說明風
水對建築物的重要性 。
3. 步向廖萬石堂的大門 ,繼而講解下列中國傳統建築特色:
- 大門的顏色
- 大門上的門神 (有辟邪之意)
- 大門兩旁由紅粉石製成的牆壁
- 廖萬石堂門前兩旁的台基
- 屋脊上的裝飾 (如鰲魚、彩塑、木雕等)
此外 ,教師可向同學解釋大門兩旁的對聯,從而指出廖族的源流。
廖萬石堂考察活動╱頁二
4. 隨後步入廖萬石堂的第一進 (又名「前廳」)內 ,並在擋中前停留。教師宜
介紹擋中的作用 ,及要求學生觀賞擋中兩旁的對聯。
此外 ,教師可詢問同學從擋中頂部的牌匾中看到甚麼(與軍功有關的牌匾)。
5. 繞過擋中後 ,隨即就踏進第一進與第二進之間的天井,教師可指出天井具有
採光 、通風的作用。
6. 經過兩進之間的天井後 ,便進入廖萬石堂的第二進(又名「過廳」),繼而講
解下列中國傳統建築特色 :
- 位於第二進中央的 「明間」(由四條直柱所組成的空間)
- 屋頂是由七架樑及斗拱來承托
- 第二進兩旁的牆壁頂部皆有不少壁畫 、詩詞
再者 ,教師可要求同學考察「澤綿萬石」的牌匾,以詢問同學牌匾所表達的
思想 。
此外 ,教師可指出第二進的作用,如舉行春祭、慶典、族人議事等集體活動。
教師宜進一步介紹春祭當天的盛況 ,讓學生設想和感受新界圍村的祭祀活
動 。同時,亦可同學指出春祭後的「盤宴」,也是在後廳舉行的,繼而說明
盤宴如何維繫廖族的凝聚力 。
7. 離開第二進後 ,便是天井的範圍。從天井步向第三進,要踏上三級紅色的台
階 ,方可進入後廳。而後廳的台基是整座祠堂最高的。教師可就台階和後廳
台基的高度分析中國傳統建築的特有觀念 。
8. 第三進後廳的間隔劃分為三部分 ,教師宜與同學先觀賞中間部分(「正廳」),
接著是左邊的 「配享祠」,最後是右邊的「配賢祠」。(有關這三部分可參閱
「考察重點」。)
教師宜借用後廳內的擺設說明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 :
- 正殿內供奉的先人木牌 ,如何表現出廖氏族人發揚中國人「慎終追遠」
的傳統 。(教師宜以春祭為例,說明鄉中父老齊集祠堂內進行祭祀,紀
念開基創業的祖先 ;以及從春祭進行時所見的宗族倫理關係。)
- 後廳內的牌匾 (牌匾數目是三進中最多的)大多是與功名有關,繼而指
出廖氏族人如何重視功名 。(時間許可的話 ,教師可借廖萬石堂改建為
鳳溪學校一事 ,說明廖氏宗族如何重視對教育的提倡。)
最後 ,教師可要求同學說出後廳在建築上的特色,藉以查考同學對中國傳統
廖萬石堂考察活動╱頁三
建築的認知程度 。簡單來說,後廳有以下的建築特色:
- 台基高度是三進中最高的 (教師宜以前廳擋中兩旁的對聯作引證,以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