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九章 历史教学语言与教师风格的塑造.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历史教学语言与教师风格的塑造

第九章 历史教学语言与教师风格的塑造 一、何为历史教学语言? 1、什么是教学语言?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应用语言进行教学的艺术实践活动。 教学语言是教师职业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 2、教学语言的内容 教与学的语言 讲解、讲述、解释、讨论、回答、复述、纠错 肢体语言 神态语言 3、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A、现代教学技术的进步取代不了教学语言的地位。 B、教改也取代不了教学语言。 4、教学语言对教学活动的影响 表达是否清晰影响教学效果 语言逻辑是否严密影响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吸引的程度影响教学效果 5、教学语言要节奏鲜明 语速过快,学员的思绪跟不上,不仅会造成知识“夹生”,而且由于学员的精神过于紧张,反而导致疲劳,进而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语速过慢,催人入睡。 巧妙调节和控制语调 讲课声音过高,容易使学员疲劳,影响注意力的保持和集中; 讲课声音过低又会使学员听起来十分吃力,以致听一漏十,必然影响教学效果。 忌声嘶力竭地大喊大叫,与有气无力地平铺直叙。 增强感染力的途径: 以情发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 5、教学语言的禁忌 禁语病 。语法错误 逻辑错误 。前言不搭后语、混乱颠倒 。 禁不连贯 。嗯嗯”、“啊啊”、“这个”、“那个” 二、何为历史教学语言? 就是符合历史学科专业特点、基本常识与思维习惯的教学语言。 1、历史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A、要合乎历史逻辑思维习惯。 如“胡服骑射”,不能解释成古代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又如:1840年,英帝国主义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B、合乎时代特征。 如宦官与太监。虽然都是指阉割后在皇帝身边服侍的男子,但明以前称宦官,明以后称太监。 又如:王权与皇权。前指西欧国家,后指封建王朝。 表述准确 如:西汉的都城在西安,元大都北京。 又如:宋代著名诗人李清照,元代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等 不妄加虚饰,夸大其词 后果:情景失真,史实也失实,误导学生 如:在乌江边,项羽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率领人马浩浩荡荡地向汉军发起最后的冲锋。 又如:一代名将蒙恬为了防御匈奴,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2、使用历史教学语言的基本技巧 A、注意区分教学语言与书面语言 正式场合要尽量使用书面语言. 课堂要尽量使用通俗易读的教学语言 B、历史教学语言的特质 俗而不陋,俏而不鄙 细致入微,刻划历史环境。 如介绍人物,描述其特征,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讲述社会兴衰,要节奏起伏,声情并茂;讲解古代思想,要概括思想家的思想要旨,吸吮精神力量;讲授文艺成就,要提示出感人的精微,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 声情并茂,引人入胜 刻划人物心理活动 描述壮观的战争场景 注意烘托气氛 适当利用肢体语言作辅助 不同内容,不同情调 政治类 经济类 文化类 人物类 军事类 巧设疑问,引人思考 根据历史环境,预设问题 根据材料设置两难选择 适当使用幽默语言 一个丑角进城,胜过一打医生 教师不应无原则地去追求幽默风趣,易陷入庸俗无聊。 讲究课堂语言的生动形象,一定要紧密结合教材,掌握分寸,恰到好处。 三、教师形象、教师风格的塑造 1、教师形象: 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可分为外表形象与内在形象两部分。 即在职业行为中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总和或者别人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风格 教师风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教学特征。 它是教师教学特色,职业信念、教学观念、知识素养、工作能力和个性特点等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体现。 教学风格体现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体差异,是教师教学的个性化特征。 风格往往是内在形象的表现。 2、教师形象、教学风格的是宝贵的教育资源 教师的仪表行为如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音容笑貌、服饰妆扮, 无不打上教育的印迹, 它代表了一个教师要以什么样的风范去影响、带动受教育者。教师所有的仪表行为 都毫不夸张地参与了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3、内在形象主要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 只有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素质, 反映出来的教师形象才可能光亮, 才能为世人所公认。 教师完美的内在形象在学生的眼中表现为智慧的化身、道德的楷模、前进中的向导、培土拔草的园丁 4、树立教师教学形象与教学风格的重要意义 A、塑造教师教学形象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吸引力因素) B、塑造教师教学形象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信任感与亲和力) C、有利于自身素质的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 塑造教师个人形象、教学风格的基本原则 一致性原则(表里如一,始终如一) 符合审美原则(个性识标志,不应是异类、怪异,否则于形象无补) 扬长避短原则(根据自身条件) 塑造教师个人形象、教学风格的基本技巧 1、着装整洁大方。 新而不奇, 华而不奢, 美而不艳, 富有涵养, 端庄大方, 个性鲜明, 文雅潇洒。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