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归法.ppt

  1.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化归法

熟悉化和模型化 简单化和具体化 特殊化和一般化 熟悉化就是把我们感到陌生的问题通过变形化归成比较熟悉的问题,从而使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 熟悉化 例1.假设我们已知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那么凸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如何计算的呢? 模型化就是把问题通过变形化归到已经建立了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数学模型中去。因此,从根本上说,模型化的过程也就是熟悉化的过程。 模型化 例1.公式n(n-1)/2的妙用。 线段问题,角的问题,握手问题,打电话问题。 简单化就是把比较复杂的问题和形式转化为比较简单的问题和形式。以便使其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更加明朗和具体,从而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很多数学问题是各种信息的高度浓缩和抽象,而具体化就是将这些问题转化为比较具体直观的问题来解决。 具体化 例1.某校A班星期一上午要排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四门课程,如果第一节不得排历史,第四节不得排外语,则共有多少种排法? 特殊化:范围的收缩或限制 波利亚:“特殊化是从考虑一组给定的对象集过渡到该集合的一个较小的子集,或仅仅一个对象。” 从形式上看,将一般性问题特殊化是不困难的,但某个一般性问题经过不同的特殊化处理会得到多个特殊化命题,显然,较为理想化的特殊问题是其自身容易解决,且从某个解决过程中又易发现或得到一般性问题的解决办法,所以特殊化的关键是能否找到一个最佳的特殊化问题。 特殊化 例1.两人相继往一张圆桌上平放一枚同样大小的硬币(两人拥有同样躲的硬币,且两人的硬币合起来足够摆满桌子),谁放下最后一枚而使对方没有位置再放,谁就获胜,试问是先放者获胜还是后放者获胜,怎样才能稳操胜券? 特殊化 数学家:这有什么难的!如果桌子小到只能放下一枚硬币,那么先放者获胜。 提问者:这还用你讲?简直是废话! 数学家: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殊情况,它的解决将导致一般情况的解决。 提问者:怎么解决? 数学家:我先放中心位置,利用圆桌的对称性,我就可以获胜,不管是圆桌还是方桌,只要有对称中心就行,硬币大小也可以不一,只要两人都有就行。 特殊化 例2.在单位正方形的周界上任意两点之间连一条线,如果把它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证明这条曲线的长度不小于1. 一般化:为了解决问题P,我们先解比P更一般的问题Q,然后将其特殊化,得到P的解。 希尔伯特:“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如果我们没有获得成功,原因常常在于我们没有认识到更一般的观点,即眼下要解决的问题不过是一连串有关问题的一个环节。 作业 熟悉化和模型化 简单化和具体化 特殊化和一般化 整体分割法 条件分割法 局部变动法 逐步逼近法 攻克哥德巴赫猜想 不难证明,1能推出2,即2只是1的特例 欧拉回复:“尽管我不能证明它,但我相信这是一条完全正确的定理。”之后200年里,该问题由于缺少有效的方法而停滞不前。 问题太难了,数学家们选择“以退为进”。 模型化 例1.设有n个机场,每个机场起飞一架飞机,飞到离出发机场最近的另一个机场降落,且任何两个机场之间的距离不相等。试证明:任一机场降落的飞机不超过五架。 分割法 抽屉原理(局部变动的方法) 一般抽屉原理可以分成三种形式: 1、n+1个元素分成n组,必有一组至少包含两个元素。 2、kn+1个元素分成n组,必有一组至少包含k+1个元素。 (用反证法,假设每个组里最多有k个元素,则n组 ) 3、无限多个元素分成有限组,必有一组包含无限多个元素。 分割法 构造抽屉的思维方法 1、分割图形构造抽屉(多用于几何问题) 2、利用余数对整数分类构造抽屉 3、利用数组或子集对集合分类构造抽屉等 分割法 局部变动法 分割法 逐步逼近法 这是把实现目标的过程作为分割对象。这种化归方法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分割为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小目标,每个小目标形成一个台阶,使我们得以沿着这些台阶一步一步地逼近问题获解的总目标。 分割法 例6.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过程 176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一封信中提出了关于表示整数为两个素数之和的两个猜想: (A)每一偶数≥6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 (B)每一奇数≥9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任何大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虽然我还不能证明它,但我确信无疑,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定理) 分割法 一位著名数学家说:“哥德巴赫猜想的困难程度,可以和任何没有解决的数学问题相匹敌。也有人把哥德巴赫猜想比作数学王冠上的明珠。”  为了摘取这颗明珠,数学家们做了无数次的努力。1937年,苏联数学家证明了每个大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数之和,这个大奇数比10的400万次方(1后面跟上400万个0)还要大,而目前已知的最大素数比这小得多。但离结论还差得很远,而且它也没证明奇数能否表示成三个奇素数之和。因此,数学家采用分步走的办法,先证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