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居里夫人.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居里夫人

何泽慧是著名原子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夫人。 他们是中国的居里夫妇 被国际科学界誉为“中国居里夫人”的何泽慧 ,是我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中国第一代核物理学家、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至1940年在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研究弹道学,首次提出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新方法,获博士学位。 何泽慧1943年来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在玻特教授直接指导下开始了核物理的最早研究工作。1945年,她在利用磁云室研究锰52的正电子能谱时,从上千张照片中注意到一种近似于S形状的奇特径迹。经过仔细分析,弄清楚这种径迹原来是正负电子的弹性碰撞过程。 关于这类过程,虽然印度理论物理学家曾在10年前计算过它的可能性,但是在何泽慧之前的实验中,由于无法区分碰撞前的正电子和碰撞后获得绝大部分能量的负电子,因而一直没有被人注意。 开创新领域研究和建设学科基础 1958年,她领导顾以藩小组开发纳秒快中子飞行时间谱仪,在较短的时间里,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为中子物理学科建设打好基础 组织23组开展中子通量的绝对测量; 组织26组开展了标定中子源强度的绝对测量。 1973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后,何泽慧担任副所长,积极推动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开展。在她的倡导与扶持下,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宇宙线研究室通过国内、国际合作,在西藏甘巴拉山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5500米)高山乳胶室;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了高空科学气球,并相应发展了空间硬x射线探测技术及其他配套技术。充分发挥和利用中国特有的山高地广这一有利条件,花少量的经费,在高能天体物理、宇宙线物理和超高能核物理等领域,取得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成果,使中国成为当时少数几个能生产核乳胶的国家之一,推动了中国高能天体物理的研究工作。 在国外期间最重要的2项成就 在海德堡用磁云室研究正电子能谱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正电子-电子弹性散射的稀少事件。在当年的《Nature》上,称这一发现是“一项科学珍闻”。 在法国,发现铀核的三分裂与四分裂,为深入研究裂变机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在国内的重要贡献 为我国核事业打基础 开创了我国核乳胶的研制与应用。 1965年提出并推动国内固体径迹探测器的研究。 为适应国家发展原子能事业的需要,她瞄准国家目标,及早建立了中子物理研究室,为我国研制核武器服务。 负责领导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使用的点火中子源的研制。 1965年春,她负责领导组织完成了的d-T各反应道和6Li(n,α)T反应的截面测量,澄清了国外数据的分歧,提供了我国自己的数据,为我国氢弹设计提供了参考指示。 * * * * ——何泽慧 何泽慧院士1936年清华毕业照 * *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