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__希腊、罗马美术.ppt

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__希腊、罗马美术.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__希腊、罗马美术

一、希腊雕刻特别发达,及流行人体雕刻的主要原因? 二、希腊神像为什么是裸体艺术? 米隆: 古希腊著名的雕塑家,被认为是希腊艺术黄金时期——古典时期的开创者。 米隆善于运用写实的手法创造性地刻画人物在剧烈运动中的动态,他在雕塑中所体现出来的完美的艺术技巧,是许多后世的雕塑家们所望尘莫及的。 据说米隆本人就曾受到过良好的体育训练,力大无穷,能肩扛公牛,所以他对体育有着真切的感受,这为他创作优秀的体育类雕塑作品提供了很好的生活体验 普拉克西特列斯: 是希腊古典时期后期最著名的雕刻家。《赫尔墨斯与幼年的狄奥尼索斯》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表现希腊神话中的传信使者赫尔墨斯抱着宙斯的私生子去山中神女那里,在途中稍事休息片刻的情景。现在,赫尔墨斯的右手已损坏,据考证,原来的右手是拿着一串葡萄在逗孩子 这一雕像的主要特点是: 。所以一般都将普拉克西特列斯看作是开一代雕塑新风的雕塑家。 古希腊的建筑 雅典卫城的复原图 雅典卫城 公元前448-前406年 古希腊神庙建筑的代表: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包括: ①卫城山门:卫城的入口 ②帕特农神庙:供奉雅典娜神像。高12米,由黄金、象牙制成,眼睛瞳孔也由宝石镶成。 ③伊瑞克提翁神庙:女神柱 ④胜利女神庙 ⑤卫城博物馆 古希腊的柱式: ①多立克式: 特点:柱身粗壮,饰有凹槽20条,上细下粗,沒有柱基。形式极为朴素,给人庄重的感觉,像硬朗、朴实的男性;高度为6-7个直径。 ②爱奥尼式: 特点:柱身细长,有柱基,柱身凹槽较多,柱头有螺旋状装饰花纹雕刻。给人以优美典雅的感觉,像优美、的女性身体,高度为8个直径。 ③科林斯式: 特点:柱身更加细长,多以植物组成雕刻装饰。 给人以细长、华美的感觉,像柔美的少女身体。高度为9个直径 建筑方面的成就: 凯旋门: 拱券与柱式的结合 公元前146年罗马帝国征服了希腊,成为当时欧洲的政治文化中心。罗马美术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希腊美术,但在艺术风格上又有本质的区别,这与罗马的民族精神有着直接的关系。 罗马是个金戈铁马的帝国,它讲究的是权力与征服. 罗马美术形成讲究实际、强调功利、与世争胜、威武尊贵的特点,追求外貌真实,强调个性及内心的表达。 1、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的柱式建筑技术 2、发明了拱券结构 3、发明了混凝土工程技术(主要成分是火山灰) 位于法国加尔省。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加尔桥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加尔桥跨越那尔河,将水引至尼姆,再分至公共澡堂、喷泉和私人住宅。它星罗马人为文明和卫生的生活条件所作的一项重要贡献。   罗马人开凿建造加尔桥,是为了一个明确实用的目的——运输淡水。 加尔桥造型雄壮,三层叠拱横跨加尔河谷的构图,对以后的建筑产生较了大影响。桥高49米,桥长274米,绵延48公里,另有50公里长的输水道。三层拱桥,底层是人行道,有6个拱门,长约142米,高度为22米,间距16米-24米。中间层有11个拱门,长约243米,间距19米。上层有35个拱门,间距为4.6米。上层总高度为7.4米(含水道高),拱跨也很小,因而实体部分占较大比重。桥的宽度下层为6.4米,中层4.5米,上层仅3米,正好在水槽下面。建筑水槽是罗马时代城市建设的特点之一,这是一项仍在发挥作用的土木工程。为了抵御洪水,桥身呈轻度曲线,并在桥墩底部建有水角,两旁粗糙的突出物用来连接木脚和手架。加尔桥高架水渠的斜度为1/3000,落差约17米。整体设计是为了保障水能够自然地流向城市,所以在河流交叉处建立水桥是非常必要的。 罗马斗兽场,亦译作罗马大角斗场、罗马竞技场、罗马圆形竞技场、科洛西姆、哥罗塞姆,原名弗莱文圆形剧场,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 从外观上看,它呈正圆形;俯瞰时,它是椭圆形的。它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大直径为188米,小直径为156米,圆周长527米,围墙高57米,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九万人数的观众。 君士坦丁凯旋门是罗马城现存最晚的凯旋门 建于公元315年,是为庆祝君士坦丁大帝彻底战胜强敌马克森提、统一帝国而建的。 图拉真纪念柱 罗马帝国时代的建筑。是罗马皇帝图拉真为炫耀远征达基亚人而于公元113年建成的。设计者为阿布罗德洛斯。纪念柱为大理石,总高43米,盘绕柱面的23匝浮雕饰带总长200米,上面采用连续性叙事法表现了这场战争的全部战役,刻画了2500多个人物形象。柱顶原为图拉真皇帝的铜像,后改为圣彼得像。该纪念柱是罗马纪念碑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又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图拉真纪念柱上的浮雕,为人们提供了独创的罗马雕塑体裁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