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重建文学史的坐标体系与叙述线索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PDF

重建文学史的坐标体系与叙述线索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建文学史的坐标体系与叙述线索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第 4 期 刘勇强 :重建文学史的坐标体系与叙述线索    4 1 ( ) ( ) 感发去把握“风人妙义”,用神秘的“悬解”和主观 记事之诗 诗史 、有意之诗 一饭不忘君 、学人之 ( ) 的“意逆”完成与诗人的对话 。 诗 无一字无来处 ,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 ( 正是对“资书以为诗”和“捐书以为诗”这两种 对象 ;而在评点者那里却被当作群体之诗 心所同 ) ( 不同类型文本的欣赏 ,形成了诗歌阐释史上的又 然 ,千载如对 、象喻之诗 兵家读之为兵 ,道家读 ) ( ) 一组相互对立的传统 ———笺释训诂和评点批注 。 之为道 、无意之诗 妙处乃在于无意与文 、风人 ( ) 理解与解释的重心 ,前者在“故实”、“来历”,知识 之诗 有不可名言之妙 ,是“断章取义”、“见仁见 学问;后者在“兴趣”、“诗法”,艺术审美 。这就是 知”的对象 。另一方面 ,持不同阐释策略的解释 明薛冈《天爵堂笔录》所说 : “风人与训诂 ,肝肠意 者 ,也会分别在各种文本中选择最适合 自己阐释 见绝不相同。”训诂者所持的是一种学术性的“肝 观念的类型 。意图论者常选择典型的记事之诗 、 肠意见”,强调实事求是 ,相信通过释事 、释史 、释 有意之诗 、学人之诗 ,如杜甫、苏轼诗 ;反意图论者 理能够得到诗人的本义 。而评点者则站在“风人” 常选择典型的象喻之诗 、无意之诗 、风人之诗 ,如 的立场 ,超越知识 、史实与理性 ,致力于发现作者 王维 、孟浩然诗 。 神在象先 、意存言外的艺术魅力 。薛冈批评训诂 从阐释学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中国古典诗歌的 家“往往取风人妙义 ,牵强附会”。而清顾炎武却 文本类型 ,或许可为学术界重写文学史提供一条 在《日知录》中指责评点者《诗归》的知识性错误 , 新的思路 。因为它促使我们反思这样一系列问 “此皆不考古而肆臆之说”。 题 :过去的文学史著作在解释历代作品时 ,是否采 以上几组相互对立的诗歌类型的划分 , 既与 用了对应于其各自文本类型的阐释策略 ? 在评价 其作者自身的因素 、文本本身的性质相关 ,也与不 不同文本类型的优劣时 ,是否采用了同一评判标 同的读者所采取的阅读态度有关 。一方面 ,在诗 准 ? 这种评判标准到底有多大的合理性 ? 在今后 歌理解和解释的活动中 , 同一文本往往在不同的 的文学史研究中 ,怎样才能根据文本类型的不同 , 读者和解释者那里被划归不同的类型 。比如杜甫 来选择或制定最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 ( ) 之诗 ,在笺注者那里被当作个体之诗 生平出处 、 重建文学史的坐标体系与叙述线索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