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 医学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 医学知识

认识胸膜腔 胸膜腔独特的生理特征 负压,是胸膜腔独特的生理特征 正常平静呼吸时吸气压力为-0.8~-1.0kpa(-8~-10cmH2O) 呼气时-0.3~0.5kpa(-3~-5cmH2O) 深呼吸时为-6kpa(-60cmH2O)~3kpa(+30cmH2O) 胸膜腔负压是维持肺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 【闭式引流适应证】 自发性气胸,肺压缩大于50%者 外伤性血、气胸,大量胸腔积液或持续胸腔积液,需彻底引流,便于诊断和治疗者 脓胸早期彻底引流,有利于炎症消散和促进肺复张 开胸术后胸腔引流 心脏及大血管术后心包及纵膈引流 负压引流装置 【负压吸引装置】 双瓶连接及调压方法 1、 按常规将胸腔引流管接引流瓶,此瓶为引流液收集瓶,瓶中装生理盐水500ml,长管的一端与病人胸腔引流管连接,另一端埋入水中3~4cm,瓶塞上的1根短管用像胶管与另1 个瓶子的短管相连;另1个瓶子作为吸引调压瓶,瓶塞上的1个短管与收集瓶上的短管相连接,另1根短管接负压吸引系统,剩下1根长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另一端与大气相通,此管为压力调节管。 2、 一般调节负压0.98~1.47Kpa ,即调压瓶中的长管水柱高10~15cm。此管水柱的深度代表所给的负压值,如长管水柱为10cm,所给的负压值为10cmH2O。 引流装置 胸腔闭式引流置管部位 心包、纵膈引流置管部位 心包引流管:心尖部 纵膈引流管:胸骨后沿手术切口放置 心包与纵膈引流管在体内交叉后,分别过皮肤引流管切口至体外。平常肉眼看到的引流管位置为心包管在右侧,纵膈管在左侧 【护 理】 上肺叶切除术后的患者常规放置两根引流管:上引流管主要用于排气,下引流管引流积血和积液 【护 理】 ? 全肺切除---胸管夹闭:全肺切除术后胸腔内放置一根引流管,接水封瓶以调节胸膜腔内压力,平时夹闭,根据情况可作短暂开放,以了解和调节胸腔内压力,防止纵隔移位,因此也称调压管。 全肺切除术后,术侧胸腔成为一个空腔,逐渐被渗出的血性胸水所填充,故术后胸腔内放置一根引流管,接无菌水封瓶以调节胸腔内压力,平时夹闭,根据情况可作短时间开放。注意观察气管有无移位,气管位置是否居中是全肺切除术后了解纵隔位置、判断胸腔内压力的标志。气管位置居中则说明胸腔两侧压力平衡,此时不予开放引流管;若气管向术侧偏移,原因是术侧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经引流管排出过多,术侧胸腔内压力减低或对侧胸腔因肺大泡破裂造成自发性气胸使对侧胸腔内压力增高,此时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 【护 理】 1、体位:如血压平稳应采取半卧位休息,利于呼吸和引流。 【护 理】 2、影响引流的因素: 引流瓶:胸部水平下60~100cm,禁止高于胸部伤口 ? 引流管过短:咳嗽、深呼吸时胸水回流导致胸腔感染 ? 引流管过长:易扭曲、打折,增加呼吸道死腔致引流不 畅,影响肺膨胀 ? 翻身活动时,防止引流管受压、打折、扭曲、脱出等,保持引流通畅。术后早期每15~30分钟挤压引流管一次,病情稳定后每1 ~ 2小时挤压一次。正常水柱波动4~6cm伴有气体或液体排出。随着肺不断膨胀,波动逐渐减少至停止。水柱波动大,提示肺不张或胸腔残腔大;水柱平液面,提示胸腔闭式引流有漏气处;水柱在液面以上无波动,提示肺膨胀良好。 【护 理】 3、维持引流系统密封 引流管长管末端浸没液面下3~4cm,接头牢固固定。 更换引流瓶时放无菌生理盐500ml,并做好标记。 4、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护 理】 5、观察记录引流液量: 开胸术后病人引流液的颜色变化为由深红色转为淡红色或血清样,以后逐渐趋于淡黄色。 ? 正常者术后1小时内引流液较多为正常现象,之后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转淡,每小时少于200ml,24小时少于500ml。如术后2-3小时引流液仍较多,成人引流量 200ml/h,小儿 4ml/kg/h,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如连续3小时无减少趋势,常提示有活动性出血,需及时行二次开胸止血。 6、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质: 正常者术后早期引流液为血性,以后颜色→深红色→淡红色→淡黄色;引流液出现乳糜样改变(米汤样)提示患者乳糜胸。 【护 理】 7、搬动病人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以免瓶内 液体倒流,导致感染;

文档评论(0)

fangb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