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撩动了我的心…….docVIP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山撩动了我的心……

这个夏天,黄山撩动了我的心…… ? 此行黄山七月天,负重登攀也悠闲。峰顶四绝惊世间,备述常恨拙笔短。 动起游黄山的强烈念头,缘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而三天两夜的快乐行程,又让我真正领略了被称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黄山四绝。 ????????????????????????????????????? ?????????????????????????????????????????????????????????????? ??————题记 ? 场景一 今年7月27日的傍晚,怀着对黄山的无限憧憬,我和儿子随着淄博自由联盟部落的众多驴子一起踏上了去黄山的路。 出淄博,进莱芜,循泰安,走徐州,一路歌来一路行,经过大约13个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在28日的早上到达了进入黄山景区的必经之镇——汤口镇。 在汤口稍事休息,吃过早饭后,我们开始乘车进入景区。接近景区,有一座气宇轩昂的石牌坊,书有“黄山”二字,这就是黄山的南大门。 随着山势渐高,车盘山而上,夹道竹秀林茂,幽趣逼人。紧接着映入眼帘的是满眼跳耀的绿色,深深浅浅,但无一不是充满了勃勃生机。在崎岖八弯的翠绿中,车很快来到了云谷寺,一行三十几人,除了有四人坐索道外,其余的驴友开始沿着预定的路线向山顶进军。各种形态各异的山石次第出现,冲击着我们的视线,也让我们激动的一次又一次按下快门。一时间,惊诧声、欢呼声、快门声组成了一曲高高低低的“欢乐颂”。 ? 其实,黄山的魅力不仅仅是山、是水,而是一种流转于这神奇山水间的那一股畅快的自然意蕴。它就好像中国画里那种虚实相生的意境,沉淀在你镜头里的便也就和这风景一般有了生命力和律动感。怪不得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瞧,在云谷寺至皮篷路口,远远看去,有一怪石屹立峰巅,其状似身着道袍的仙人,他一手举起,似为游客指引进入皮篷之路,又似乎是在指着白鹅岭和光晚明顶方向让登攀的人努力奋进呢!这就是连小学课本上都极有名的“仙人指路”,又名“仙人指路峰”。它之所以颇负盛名,我想不仅仅在于外形酷似吧,听说还有一段对世人颇有启发作用的故事呢…… 户外的朋友都知道: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但因为无法拒绝黄山的一步一景,所以我们还是边走边看,边看边走,走走停停中,我们很快就来到了“黑虎松”。 黑虎松坐落在北海至始信峰岔道口,树高15米,胸径65厘米,整棵树的树冠像一把张开的巨伞,张开约有面约100平方米。相传,早先有一僧人到狮子林,路过此处,忽见一黑虎卧于松顶,转瞬间,黑虎又不知去向,只见一株高大的古松。又此松主干粗壮,针叶苍翠,干校气势雄伟,一派虎气,且冠盖浓绿近于黑,酷似一只黑虎卧于坡下,故称“黑虎松”。有诗记之曰:“古松一见态惊人,爪舞牙张眼鼻真。黑虎曾经眠顶上,针须铁甲貌狰狞。” 紧挨着黑虎松,我们走过慧明桥…… “山涌玉毫架更奇,天公巧设是何时?若能借此生花笔,写尽人间万首诗。”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描写的正是黄山四绝之一的黄山奇石——梦笔生花。“梦笔生花是黄山北海散花坞的一块奇石。远远看去,“梦笔生花石”高高挺立在散花坞左侧,一石挺立,下圆上尖,峰尖石缝中,长有一株古松,犹如盛开的鲜花,又好像一支饱蘸浓墨的画笔,精心描绘出了“无山不峰,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人间仙境。 ? 欣赏美景,不忘留宿,下午四点左右到达了我们预定的宾馆——北海宾馆。 安定下来后,趁着天暮未曾拉下我们来到了观看日落的又一看点——清凉亭。看看我拍到的“猴子观海”吧!一块高耸的岩石上,远远看去有一只猴子蹲在上面观云海。旁边的十八罗汉朝南海,是一片石柱,参差林立,如一群面朝南海的罗汉。 ? 当然,在这里我不只看到了俏皮形象的“猴子观海”,还领略了黄山的又一绝——云海的神奇变幻。 “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这就是黄山的云: 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让你无法用眼睛看到它的边际,你所感觉到的只有浩瀚,仿佛一张巨大的天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漫天的云雾,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构成一幅奇特的千变万化的云海大观。每当云海涌来时,整个黄山景区就被分成诸多云的海洋。被浓雾笼罩的山峰突然显露出来,层层叠叠、隐隐约约,山之秀之奇在这里完美的表达出来。飘动着的云雾如一层面纱在山峦中游曳,景色千变万化,稍纵即逝,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一样。黄山的云真妙啊,妙得让你感到它飘渺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难怪从黄山归来的人都说“黄山云海是个奇观”呢,的确名不虚传! ? ? 场景二 夜宿北海帐篷间,疲累劳顿竟无眠。三更也闻豫语谈,徒作听众黎明天。 一夜无眠,也许就是为了能够观赏到美丽的黄山日出。当夜色还在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