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环境工程识图及CAD”课程标准构建.doc

中高职衔接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环境工程识图及CAD”课程标准构建.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高职衔接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环境工程识图及CAD”课程标准构建

中高职衔接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环境工程识图及CAD”课程标准构建??   摘要:本文通过供需调研,对中高职衔接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环境工程识图与CAD”课程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和课程标准的构建,以期编写出更符合中高职衔接的教材,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共享型的课程资源平台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环境工程识图与CAD;课程标准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到“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环保行业产值从2012年的3万亿增长到2014年的398万亿,带来环保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需求的剧增。因而国内许多高校都开设环保相关专业来解决这一供需矛盾。但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中高职衔接不畅等问题。如何优化课程设计,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促进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供需调研 [JP+1]供需调研作为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研制的第一个环节,是整个标准研制工作的基础。研制组对环保行业企业、中高职院校及其在校学生和毕业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了解环保行业企业对人才数量、质量和规格的需求,确定职业岗位群及岗位对职业能力和课程的要求。本次调研的主要方法有文献调研法、访谈法(座谈法、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调查资料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分析和归纳、分类与比较、座谈讨论等[BG)F][KH-+3mmD] 通过调研发现,在课程设置上企业及中高职毕业生均认同“工程制图”及“环境工程CAD”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但通过在学校访谈发现,中职及高职开设的“工程制图”及“环境工程CAD”课程有较高的重复率,这两门都属于识图和制图的课程,中职教学重点在识图上,而高职重点在制图上。但目前中高职选取的教材一样,教学内容出现“中职高挂、高职低挂”的混乱现象。教育及企业专家建议高职阶段不需另外开设“工程制图”课程,将识图能力与制图能力相结合进行培养,形成“环境工程识图与CAD”课程 二、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建构 职业能力分析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关键环节,通过比较与借鉴国内外职业能力分析方法,项目组采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杜怡萍研究员创立的“二维四步五解”法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是指通过头脑风暴、文献查找、个案分析等多种途径,从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两个维度,进行专业对接职业岗位、职业岗位细化为工作项目、工作项目细化为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细化为职业能力等四个步骤,再从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技能、工具、方法、要求、知识等五个方面分解分析职业能力的一种分析方法。为了确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项目组采用了头脑风暴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相关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得出“环境工程识图与CAD”这门课程所需掌握的职业能力 通过对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岗位职责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选取“环境工程设计工作流程介绍”“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的学习”“污水处理工程图纸的识读”“废气处理工程图纸的识读”等14个项目为载体,将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融贯其中,构建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课程结构。将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职业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相衔接,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相融合。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职技能鉴定考试,帮助学生获得国家中、高级CAD操作员的资格证书,为学生就业增添砝码 三、下一步研究课题 1编写内容明确的中高职课程教材 教材的编写要以中高职业衔接的课程标准为依据,打破原有的学科化编写提纲,以项目化或任务驱动式的形式编写,将简单、易理解的知识编入中职教材,将难点、综合性强的知识点编入高职教材,在整个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加强企业人员的参与,增加企业实际工作案例 2将信息化技术融入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接收相关的任务及知识,通过课程网站进行翻转课堂的学习。因此,学校要加强微课、企业案例等课程资源的建设,搭建共享型课程资源平台 参考文献: [3][ZK(]李海东,杜怡萍中高职衔接标准建设新视野――从需求到供?o[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