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制度及现代公司治理.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用制度及现代公司治理

信用制度及现代公司治理摘要:信用制度是股份公司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现代公司治理的制度保障。现代公司治理在我国一直处于“形似而神不似”的状态,无论是股权集中还是分散都难以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其根源在于信用制度存在缺陷。健全、完善信用制度是建立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信用制度;信用文化;公司治理 一、信用制度是经济交往的信任基础 经济学中的信用是从人们的经济活动中考察的,信用是商品交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商品交易的发展而发展。信用产生于借贷行为的发生,传统的信用概念界定为借贷,是合理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内涵越来越丰富,其外延越来越宽泛。当代大量的信用行为涉及的是产权关系(如股份信用),而不是债权债务关系,这是不能用借贷行为来解释的。信用作为一种经济交易方式,是基于诚信、财产及法律等保障基础之上而获得的信任,是经济、道德、文化以及法律等的统一体,信任是信用的基本含义,诚信是信用的基本要求。 当信用交易趋向普遍化和经常化,就上升为一种交易规则或秩序,使信用关系制度化。信用制度是指关于信用及信用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对信用行为及关系的规范和保证,即约束人们信用活动和关系的行为规则。信用制度既包括正式的法律形式(如契约),又包括非正式的文化观念(如风俗习惯)。作为文化意义上的信用,是指人们对契约(成文的或不成文)的一种普遍的、自动遵守的状态。当这种习惯弥漫于整个社会时,就构成一种普遍的文化行为。社会之所以要形成文化,是因为靠文化来维持社会运行成本最低。如果社会中有人不遵守普遍认同的信用文化规则,就必须有作为强制手段的法律进行制裁,使其受到惩罚并付出代价,以维护低成本的文化运行。信用制度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减少经济活动和联系中的不确定性,帮助人们形成稳定、可靠的预期度,由此协调人们的各种行为,建立起信任关系,降低交易成本。信用制度约束人们信守诺言、履行约定,构成了经济交往的信任基础。 二、信用制度是股份公司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股份公司是分散的单个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大规模联合,这种联合离不开信用。马克思曾指出:“信用制度是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础。”借助于信用,集中社会资本联合经营,便产生了股份公司。这种集中的信用行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表现为银行以存款的方式从各个方面吸收闲置的货币资本和货币收入,然后把吸收的存款投资到股份企业。从马克思的论述可以得出,信用是股份公司产生的基础。 在当代,由于信用制度的发展,使得股份制成为经济实体的最重要组织形式。信用制度发展,既强化了生息资本的效应,使一切收入资本化。生息资本的这一社会效应,使人们在思想上能够接受收入资本化的观念,为获得资本化收益愿意接受并购买股票,也使社会公众对作为获取收益凭证的股票产生信任,从而使得股份企业得到普遍发展。由于现代股份公司的股东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信用制度的要求更高,股份制的发展状况取决于社会信用制度的健全程度。股份制的发展又促进了信用制度的发展。 三、信用制度是现代公司治理的制度保障 在企业的管理上,信用制度为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提供了条件,执行职能的人转换为单纯的经理,即别人资本的管理人,而资本的所有者则转化为单纯的所有者。“信用为单个资本家或被当作资本家的人,提供在一定界限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别人的财产,从而别人的劳动的权利。”人们之所以愿意把钱交给别人去管,别人去用,是基于有信用制度的保障。 股份公司以其股东和股份的分散性,实现了投资规模的扩大和经营风险的分散,却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委托代理问题。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股份公司具有法人财产权,股东除了在股东大会上行使表决权外,无权直接干涉公司的经营活动。这样所有者与经理人员之间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存在着不一致,委托人所追求的目标是资本增值和资本收益最大化,最终表现为对利润的最大化追求,代理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表现为个人收益和个人享受最大化。再加上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拥有信息优势。目标效用函数的不一致和信息的不对称的双重耦合就可能产生代理问题,即代理人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而损害委托人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使企业难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就必然需要制度的约束。 尽管股份公司的控股股东掌握着公司的控制权,但是其对公司的控制行为必须通过选派董事、聘任经理才能实现。不论是股东大会决策的实施,还是对中小股东的保护,最终都得依靠董事、经理的行为。董事及高层管理人员履行诚信义务,是股份公司治理的核心。股东将公司事物托付于董事,与董事之间建立起了信托关系,这种信托关系赖以建立的基础是对董事的信任。这就使董事负有勤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