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限滑差速器驱动的防滑控制
第37卷第1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V01.37N0.1
OF
2011年1月 JOURNALOFBEIJINGUNIVERSITYTECHNOLOGY Jan.2011
基于限滑差速器驱动的防滑控制
胡建军,丁 华,秦大同,王 银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摘要:在分析限滑差速器力矩传递特性基础上,建立了限滑差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和后轮驱动汽车整车动力
学方程.以驱动轮滑转率和角速度差变化率为控制门限设计了控制逻辑.采用Simulink/Stateflow工具箱,设计
了逻辑门限控制器.在分离附着路面上进行了整车加速性能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限滑差速器的驱动防滑
控制系统能充分利用高附着路面附着力,有效抑制左右驱动轮转速差,提高车辆驱动性能.
关键词:限滑差速器;驱动;防滑控制
中图分类号:U4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4一0037(2011)0l一0033—07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各种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中高档轿车和运动型汽车开始使用驱动防滑
控制系统(anti·slipregulation,ASR),如奔驰、保时捷、大众、宝马、丰田、本田、奥迪、沃尔沃、别克、路虎和
英菲尼迪等国际知名品牌_1.驱动防滑控制系统能使汽车在行驶中适应不断变化的行驶状态和路面情
况,把驱动力矩合理地分配给驱动轮,充分发挥各轮胎的驱动力,使被控制的车轮获得较大的纵向和侧向
附着力,从而提高汽车的加速性、行驶稳定性和通过性,改善乘坐舒适性.
目前,国内在驱动防滑控制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动机输出力矩控制与驱动轮制动力矩控制研
究’2。.但在驱动轮制动过程中不仅消耗了大量发动机力矩,而且高速行驶时容易影响车辆稳定性和乘坐
舒适性口1.采用电控限滑差速器的驱动防滑控制系统,不仅有助于提高汽车的加速性能,而且会改善汽车
操纵稳定性与高速行驶安全性.本文采用逻辑门限的控制方法,通过限滑差速器、液压调节系统、轮胎及
整车建模,对后轮驱动汽车在分离路面上直线行驶的动力性进行了仿真研究.
1 基于限滑差速器驱动防滑系统工作原理
后轮驱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ECU根据传感器所检测到的驱动轮轮速和液压系统油压等信号发
出控制指令,通过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改变轮间差速器限滑力矩,充分利用高附着系数路面的附着力,使
驱动车轮滑转率保持在目标滑转率附近,以提高车辆动力性能.
图1为电控限滑差速系统结构原理图H].当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此时轮间差速限滑装置
不产生限滑力矩,发动机输出力矩经传动系统平均分配给左右驱动轮,与普通差速器力矩传递特性相同.
当车辆在分离附着路面等恶劣路况下行驶时,车轮开始打滑,两驱动车轮存在转速差.此时,电子控制单
元根据传感器信号发出控制指令,通过液压系统调节液压缸压力,使压盘在液压缸的轴向推力作用下,压
紧离合器摩擦片产生限滑力矩.该力矩方向与快转车轮旋转方向相反,而与慢转车轮旋转方向相同.因
此,慢转车轮的驱动力矩将大于快转车轮的力矩.
收稿日期:2009.Ol-22.
基金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计划资助项目(2010BB4233)
作者简介:胡建军(1973一),男,四川达州人,博士,副教授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1一主减速器从动齿轮2--差速器壳体
5一后驱
3--行星齿轮轴4一半轴齿轮
动右半轴6一行星齿轮7一湿式多片
离合器8一压盘9一液压缸10--后
驱动左半轴 1l一压力传感器 12--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施工进度计划的建设工程施工期风险分析.PDF
- 基于时空大数据的公路工程信息化技术框架-西部人居环境学刊.PDF
- 基于文献内容分析和AHP的火电企业运营风险评价 - 图书情报工作.PDF
- 基于景观结构的城乡结合部生态风险分析———以泰安-应用生态学报.PDF
- 基于本体的建筑成本估算知识表示研究.PDF
- 基于时间的装配顺序评价方法研究-东南大学学报.PDF
-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AIS226DS 的制动性能测试仪的研制 - 电子设计工程.PDF
- 基于核PCA与在线支持向量机的电子鼻气体分类研究 -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PDF
-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鼻子轮廓提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PDF
- 基于曲率尺度空间的轮廓线匹配方法-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