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在都市里张望乡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年:在都市里张望乡村.doc

过年:在都市里张望乡村   在城市里,如果说过年的气氛,我认为先打前站的应是圣诞节,虽然它是舶来品,但是正如肯德基、比萨饼一样,受到后来居上的礼遇。然而圣诞节在传播过程中变异成了富人和青年的节日,我询问过很多热衷此道的人,并不上教堂、不会唱赞美诗、不爱听管风琴的音乐。   与此同时或稍后,中国城乡开始了另一场仪式的长久准备过程。铺天盖地挂红荷绿的门神年画,天上地下的通讯全是祝福新年的声音,学生开始冲刺期末考试,民工在街头电话上给家人说归期。   平安夜之后,中国自己的年款步走来。      春节激活乡野的人气,把相对的清凉留给城市      城市里最不喧嚣的时段除了黑夜,就是春节。放在文章里,黑夜是逗号,一跳即过,春节是个长长的破折号,可以有空间闪展腾挪,吐故纳新。   这个时间内,乡下极热闹。团圆多,结婚多,老友重逢多,喇叭声一响数里,就有闲人掰手掐日子算红白吉凶。中国的年味儿应该是属于农村的,市民阶层上数三代少有本土人,我看过不少怀旧文章,述说越来越多的被城市包围的土地和因此导致的困兽犹斗的心,作者们和所代表的群体从四野走到城市,但是心思和黄土、山川、溪流却不可分割,虽然他们住在城中的高楼里不沾泥土、不事耕稼――春节却使他们想念故土,想泥土里长眠的祖先,想陋室中的爷娘兄弟。   “有钱无钱,剃头过年”,这是我家乡的一句俗语,洗心革面添件新衣修整修整走向新年,还有一层含义,有钱无钱都要团圆,要是谁这时在外地不回来,理由“仅”是挣一点儿加班费,会被人稍稍看不上。   这是过年的前奏。      城中的鞭炮渐去渐远,乡村的却一年比一年响亮      这许多年,许多城市出于消防的考虑,已经把过节禁放烟花爆竹上升到法规的层面,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城市的管理者、民俗学家、群众代表开始卷入一场该不该“禁燃”的辩驳之中,以至于多向让步趋同,有禁而复鸣的,有专划一块区域为开放区的。   其实城市就是城市,即便没有禁放令,在越来越多建起的高楼林立中,平均不到3.5米高的空间,同时或连续起爆,是韶乐还是噪音?今日之城市和往日之城已经不同,已经代表了一种集中的智慧和新生产力,却在无意间消退了传统的部分功能,就像我们不能拿着喷香的烤红薯走进音乐大厅一样,鞭炮总是和现代城市有些隔阂。我家所在的城区是禁燃区,每年此时可耳闻鼻嗅环线之外爆竹声火药味十足。我也在没有禁令的城市度过春节,在楼道里,一家人诚惶诚恐地点燃爆竹,许多人家要紧闭大门,不让硝烟入肺。   在没有找到替代品之前,想要尽兴,还是要到农村看看。   农村常有人训斥手脚慌乱的少年,“?悖?急得跟拾炮的一样”。拾炮,那是旧历新年大年初一的风景,爆竹声一响,就是童男女集合的号角,听爆竹声脆,看炮花翻飞。声停韵不止,甚至尚未完全坠地,孩子们已经蜂拥上去,捡地上未爆的炮仗,有调皮男孩子拿着哑炮往女孩子那儿一伸,“嗨,响了”。那些年土制的炮药,孩子们还能披沙捡金,废中取宝获些彩头。现在改成正规厂家流水线作业,失鸣者少见,但是那种拾炮的兴致却未减半分。   炮声越响,人气财气愈旺,这已经是近些年约定俗成的常识。数年前,我曾和一位在矿井工作的老乡聊天,他得意于几次从矿上携带雷管上车而绕过了“三品”检查。他既不开矿,也不伤人,雷管对他的唯一作用就是过年时的轰鸣炸响――“扬眉吐气,去去晦气”。   非但炮声震耳,而且购买鞭炮的数量也逐年上升,多年前水平一致的家庭,随着外出人口带回以前不敢想象的钞票数量,鞭炮的数量就在不断递增。明争暗赛地,你放二千响,我放三千响,更有头脸的就买五千响,制花炮的厂家也尽量上猛药,过去孩子们放个“二踢脚”,大胆一点的在欲响一霎出手,即使出手晚些,手里顶多一片黄粉。现在不敢有人再这样了,杀伤力加大,往往是炮声去后,耳边还嘤嘤嘶鸣。我有次在临107国道的一个集市上看到摆摊售卖的最大鞭炮和磨盘一样,只有一个独捻儿,当下就骇然远离。   因为鞭炮的特殊意义,在寻常的交往中,送一挂鞭炮便是一份火辣辣的情意,许多乡里、县里到还未禁放烟花爆竹的市里,在年货的置办上就有此一项。   现在,乡间已经有人开始点燃上万响的鞭炮了,在房子最高处父兄齐上阵,玩蛇般一点一点往下送,速度不能快,快了炸得太低,声不远扬,也不能慢,慢了有伤人危险,得不偿失,这个时候,炮在空中炸响,前来观摩的大人小孩远远地围上一圈,空中跳跃的火焰像灯芯蜡头,最亮的部分是从上往下俯视的户主的脸。   先前的爆竹响处,节前祭祀先祖、春节当日除岁、元宵节为几个重要时段,而如今,一时豪兴而至,燃一串鞭炮的事情极常见。腊月二十三灶君升天,农谚“官祭三,民祭四”,也有好多人不顾训制,于当日鞭炮齐鸣参与到送灶君的队伍中了。   鞭炮属于旷野,楼群越大越高,越会远离原野。在旷野中抚摩和在写字楼里把玩“爆竹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