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屋建瓴之成就.doc
高屋建瓴之成就
摘 要:作为一名“桂冠诗人”,丁尼生的诗歌因其完美的音律和诗歌的音乐性备受推崇,诗人在诗歌韵律方面的造诣如此之深,当然离不开诗人自身的努力,同时,我们也该看到古希腊、古罗马、古拉丁诗人以及前辈诗人及其诗歌创作的成就对丁尼生的影响,本文旨在论述西方古典诗歌是如何影响到丁尼生的创作的,以及丁尼生由此达到的独具个性的诗歌特征和伟大成就。
关键词:丁尼生;音律;古典诗歌;挽歌对句;阿尔凯奥斯四行诗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3-0035-03
丁尼生(1809-1892),19世纪著名诗人,在世时就获得了极高的声誉,1850年获得 “桂冠诗人” 的称号。在他的早期教育中,受到了深厚的古典语言的教育,而且他的父亲George Clayton Tennyson本身是一位大学者,年轻的丁尼生曾在父亲的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的古典作品,而且父亲还让他的儿子们在早年就接受严格的希腊和拉丁语训练,包括背诵荷马的《奥德赛》四大本书。只要考虑到丁尼生有如此深厚的的古典知识背景,那么我们对于古典文学对诗人文本中的声音影响就不会感到奇怪了。在他切合或模仿古典形式的许多创作中,其声音和韵律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技巧。
因为总是力图诗歌音律的完美,丁尼生被他的前辈们使用的大量的诗歌形式所吸引,其中包括英国诗人,比如斯宾塞、米尔顿、华兹华斯、布莱恩和济慈,还有早期文学,比如盎格鲁-撒克逊文学和波斯文学;对古希腊和拉丁诗歌的各种研究为他提供了特别丰富的音律灵感源泉,在他的整个一生中,他坚持学习古典文学,致力于研究发现这些古典诗歌中的完美音律。
另外,丁尼生的藏书也可以看出他对完美音律的不遗余力,在Edwin Guest的A History of English Rhythms(1838)某一书页的底部,他订正了一处英国诗人科勒律治引用奥维德的断章“Imitation of Classical Meters”所做的的解释。科勒律治这样写道:“in the hexameter rises:the fountain’s silvery column,/in the pentameter aye:falling in melody back”( 在六步中上升:喷泉的银柱,/在五音中体现:旋律中回落),丁尼生改其为:“up goes the hexameter with might as a fountain rising./lightly the fountain falls,lightly the pentameter”(六步随着喷泉的涨起而上升,/喷泉轻轻回落,轻轻的五音)。
诗人的儿子查尔斯?丁尼生写过一篇论文《丁尼生诗韵》,它是对丁尼生整个诗歌生涯中使用的各种音律一个总的概括,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只是一种简明的概观,丁尼生所使用的每一种不同音律的完整的讨论和分析就不在其列了。在这里,笔者试图拓展查尔斯?丁尼生的《丁尼生诗韵》――采用对诗歌分析的更具体的方法来研究丁尼生的诗歌,这些诗歌是借鉴已有的诗歌音律或者完全是属于诗人自己的写作风格来得以表达的;所体现出的风格一般是在英语诗歌中为了取得古典诗文中的声音和音律效果而改变和改写英文的韵律。笔者认为,这样的研究对古典诗歌作用于丁尼生艺术形式方面的影响是有一定的启发的,而且也将为人们展现大量存在于丁尼生诗歌中的准确音律和韵律学知识
古希腊和古拉丁音律的实际运用:
一、挽歌对句
古典挽歌对句的结构特征是交替使用六音步长短短格和五音步长短短格,通常我们用― ―表示扬扬格,用―∨∨表示长短格:
丁尼生的第一首体现此种格式的诗歌是“Leonine Elegiacs”:
Low-flowing breezes are roaming the broad vally dimmed in the gloaming:
Thorough the black stemmed pines only the far river shines.
Creeping through blossomy rushes and bowers of rose-blowing bushes,
Down by the poplar tall rivulets babble and fall.
Barketh the shepherd-dog cheerly;the grasshopper carolleth clearly;
Deeply the wood-dove coos;shrilly the owlet halloos;
Winds creep;dews fall chilly: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