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风景画中水的表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美术】 中国早期风景画中水的表现 文/蒲艳 王丹 摘要:山水画是在魏晋南北朝产生并在唐宋以后逐 《濠渠图》、《凫雁水漾图》等,水的描绘占有一定的分 渐发展成熟的一个画科,而风景是指在山水画中除开了人 量。王微在《叙画》中,提到“绿林扬风,白水激涧”; 物、动物以外的如山峰、河流、树木、建筑等描绘对象。 传为萧绎的《山水松石格》,也提到“山因断而流远”的 在对风景的描绘过程中,对水的描绘虽然远远不及山石、 表现,都对水的描绘有所关注。 树木等来得早,但是也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在早期的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总结了他所看到的隋代以 中国画的风景中,后世的几种主要的水的表现技法就已经 前的画作中的风景,虽然他的某些说法其实并不全面。他说 产生,只是还稍显拙稚,这几种方法不断发展融合,终于 到:“魏晋以降,名迹在人间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 发展成了后世的水的基本画法。 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赋 关键词:风景 水 线描 象征 染色 留白 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 在对风景的描绘过程中,对水的描绘虽然远远不及山 石、树木等来得早,但是也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综合 山水画是在魏晋南北朝产生并在唐宋以后逐渐发展成 来说,在唐代以前的对水的表现技法中,主要有四类:一 熟的一个画科,而风景是指在山水画中除开了人物、动物 是以线条为表现技法,这也是早期山水画的主要的表现形 以外的如山峰、河流、树木、建筑等描绘对象。因为山水 式。二是用象征的表现技法,这种技法在壁画中有着很精 画到隋代就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画面形式,所以本文主 彩的表现。三是采用直接染色的方法来表现水的范围和色 要研究的是在隋代以及隋代以前的石窟壁画、墓室壁画及 调。四是后世常见的用空白为水的表现技法在此时也已经 传世绢本画作中水的表现技法。因为在这段时间中,有一 开始出现。 个没有山水画的空白时段,所以在此借鉴赵声良先生的观 以线描来表现水的方法,由来已久,并且留下了大 点,暂用“风景”这一称谓。 量优秀的作品。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彩 在中国,对水的观察和表现由来已久。《论语·雍 陶上画或刻出水的波纹;到了秦朝,不少工艺品上都开始 也》中就提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在中国的哲学思 出现水纹;汉代的漆器上面也画有不少落花流水的图案, 想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道家思想历来就注重无为,提倡 用笔勾填,富有绘画和写实意味。当然,在早期这种用线 回归自然,他们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老子》)。在 描来表现水的技法还显得相当稚拙,线条也相对的稍显生 老庄与玄学思想的影响下,东晋前后,一种比较自觉的自 硬,但这种表现技法却流传了相当长的时间,这在东晋时 然审美观终于在士人阶层酝酿形成,它促使着人们从自然 期的朝阳北庙一号壁画墓中,还能看得见踪影。在画面的 中寻找美,从自然中寻找精神的归宿,并写出大量描绘自 一个局部中,用几条粗硬的折线来表现水波,在线条的缝 然美景的诗句。同时,外来的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 隙中,还能看见几只飞鸟,在水的左边,立了一棵树,在 影响的佛家的重感性的思想也影响了山水画的表现。 水的上面,没有画出水岸线,直接描绘出行人、走兽。在 在古代画论中,也早就已经提到过许多与水有关的 画面上,树木、水、飞鸟的比例稍显奇怪,而且各个景物 言论。“水为山之血脉”,“水,活物也”。古人还认为 都只有并列关系,并无明显的重叠和遮挡。 水非“细摩慢描不可得”。根据画目来看,隋代以前的作 在北魏石棺孝子图中,也用线描的表现技法表现出了 品,仅《贞观公私画史》所载,就有《黄河流势图》、 一弯溪水,但是这里的表现手法已趋于成熟,仅以几道蜿 52 2012·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