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4200测量丙级工作项目01:距离测量
04200 測量 丙級 工作項目01:距離測量
1. (4) 在緩傾斜地區之AB 兩點,距離約2 公里,欲迅速而確實的測量其長度,宜採用(1)鋼卷尺量法(2)銦鋼尺量法(3)間接距離計算法(4)電子測距儀測量法。
2. (1) 在傾斜地區實施直立尺式視距測量,必須使標尺(1)直立(2)垂直望遠鏡(3)稍向前傾(4)稍向後傾。
3. (1) 在距離測量時,小誤差出現之頻率較大誤差為(1)高(2)低(3)相等(4)不一定。
4. (2) 使用鋼卷尺量距時,彈簧秤之作用為(1)消除鋼卷尺彎曲(2)使用適度張力(3)減少鋼卷尺偏斜(4)避免鋼卷尺伸縮。
5. (1) 規定量距之精度為1/2000,則測量100 公尺長之標準誤差不得超過(1)5 公分(2)10 公分(3)15 公分(4)20 公分。
解:△L/L=1/2000 ?△L=100×100/2000=5 cm
6. (3) 視距測量水平距離精度之最佳值為(1)1/100 (2)1/300 (3)1/1000 (4)1/3000。
7. (2) 用一較標準尺短1 公分之30m 鋼卷尺量得一距離為150 公尺,則其修正後之距離應為(1)149.90 公尺(2)149.95 公尺(3)150.05 公尺(4)150.10 公尺。
解:30/29.99=150/X ?X=150×29.99/30=149.95 m
8. (4) 量距精度最高之方法為(1)視距測量(2)視角測量(3)尼龍卷尺量距(4)電子測距法。
9. (3) 某角度分別由技術相當之甲、乙、丙三人觀測,甲觀測一次為47°3740,乙觀測九次其平均值為47°3730,丙觀測四次其平均值為47°3722,則此角度最或是值為 (1)47°3720 (2)47°3700 (3)47°3728 (4)47°3730。
解:θ=(40×1+30×9+22×4)/(1+9+4)=28”
10. (3) 量距之目地在求得兩點間之(1)斜距(2)垂距(3)平距(4)等距。
11. (3) 橫距桿長為b,應用經緯儀測得兩端夾角為α,則水平距離D 為:
(1)b.cot(α/2) (2)b.tan(α/2) (3)b/2.cot(α/2)?(4) b/2.tan(α/2) 。
解:依圖知(b/2)/D=tan(α/2)?D=b/2×cot(α/2)
12. (2) 橫距桿長通常為:(1)50 公分(2)2公尺(3)5公尺(4)10 公尺。
13. (1) 視角測量測距之誤差與距離(1)平方成正比(2)平方成反比(3)平方根成正比(4)平方根成反比。
解:∵D=b/2×cot(α/2) ∴
14. (2) 光矩(Optical Square)又稱為(1)平台儀(2)直角儀(3)測距儀(4)方向儀。
15. (3) 所使用之量距卷尺較標準尺長度為長,則量距時之距離誤差稱為(1)錯誤(2)偶然誤差(3)系統誤差(4)中誤差。
16. (3) 後尺手讀數為25 公尺,前尺手讀數為0.456 公尺,則此段距離長為(1)25.456 公尺(2)24.456 公尺(3)24.544 公尺(4)25.544 公尺。
解:
17. (3) 量距時因讀數或記簿錯誤而導致之誤差乃屬(1)系統誤差(2)偶然誤差(3)人為誤差(4)相消誤差。
18. (2) 所謂兩點間之距離,一般係指兩點間之(1)垂直距離(2)水平距離(3)傾斜距離(4)直線距離。
19. (2) 在等傾斜地面直接量得二點間之斜距為100m,已知二點間之高程差為2.00m,則此二點間之平距為(1)99.99m (2)99.98m (3)99.96m (4).95m。
解:L=√(1002-22)=99.980 m
20. (2) 距離測量時,後尺手之讀數為30m,前尺手之讀數為0.23m,則此段之距離為(1)30.23m (2)29.77m (3)29.87m (4)29.83m。
解:30-0.23=29.77 m
21. (3) 用30 公尺鋼卷尺測得二點之距離為210 公尺,事後與標準尺比較,該尺長為30.01 公尺,則此距離之真實長度為(1)209.93 公尺(2)209.97 公尺(3)210.07 公尺(4)210.03 公尺。
解:30/210=30.01/X (X=210/30×30.01=210.07 m
22. (2) 電子測距儀最適用於(1)高程測量(2)導線測量(3)斷面測量(4)方位角測量。
解:因電子測距儀屬精密儀器適用於高精度測量之範圍。
23. (3) 紅外線測距儀上所讀得之距離,在未化算前為兩點間之(1)水平距離(2)垂直距離(3)傾斜距離(4)海水面距離。
解:電子測距儀是直街測得二點間之斜距,再經過化算(L平距=S斜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雄市政府各机关政风机构处理诬控滥告案件注意-高雄市政府教育局.PDF
- 高速公路汽车防追尾安全行驶研究-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PDF
- 高频电子电路用圆形截面环形磁心中电磁场的分布.PDF
- 高频系统电子管功率放大电路的建模与仿真.PDF
- 鱼拓制作.DOC
- 高频电子电路High-Fren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PDF
- 高雄市政府102年度公教人员单身联谊活动实施计画-爱在高雄未婚.DOC
- 鳞翅目昆虫的幼虫等-经过这些比方去了解规矩.PPT
- 鹤峰县政府办公室电子显示屏采购.DOC
- 鱼眼图像轮廓提取方法的对比①-计算机系统应用.PDF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