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去氧核醣核酸酶之结构与功能郑宇哲、陈威戎、廖大修 - 国立宜兰大学
去氧核醣核酸酶之結構與功能
鄭宇哲、陳威戎、廖大修
關鍵字:去氧核醣核酸酶(deoxyribonuclease;
DNase)、細胞凋亡(apoptosis)、催化機轉(catalysis
mechanism)
BIOMEDICINE ‧生物醫學期刊網址:/
生物醫學 2008年第一卷第二期:199-206
去氧核醣核酸酶之結構與功能
1 2 3
鄭宇哲 、陳威戎 、廖大修
1財團法人國泰綜合醫院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蛋白質體研究室,台北,台灣
2國立宜蘭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宜蘭,台灣
3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台北,台灣
摘要
去氧核醣核酸酶(deoxyribonuclease; DNase)是一種核酸內切酶(endonuclease),可水解(hydrolysis)
磷酸雙酯鍵(phosphodiester bond)。已發現的DNase概略分為四種,即第一型去氧核醣核酸酶
(deoxyribonuclease I; DNase I)、第二型去氧核醣核酸酶(deoxyribonuclease II; DNase II)、凋亡蛋白酶
活化之去氧核醣核酸酶(caspase-activated deoxyribonuclease; CAD)和似第二型去氧核醣核酸酶(DNase II-
Like DNase; DLAD)。其中催化機轉(catalysis mechanism)被研究較為透徹的是DNase I 及DNase II,兩者
2+ 2+ 2+
之差別在於DNase I 需要二價金屬離子,如錳離子(Mn )、鎂離子(Mg )、鈣離子(Ca )等活化其酵
素(enzyme)活性,且其最適作用pH值為中性或微鹼性。DNase II 不需要二價金屬離子活化其酵素活性,
其最適作用pH值為酸性。在酵素作用產物方面,DNase I 會將DNA水解成2-4 bp,5端(5 terminal)帶有
磷酸根(phosphate)的寡核苷酸(oligonucleotide),DNase II 的產物則是2-4 bp,帶有3端(3 terminal)
磷酸根的寡核苷酸。不同的DNase在生理上有不同的功能。此外,在細胞凋亡(apoptosis)過程中,不同
的DNase也會在不同的細胞內參與將細胞DNA降解為階梯狀。DNase I 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在消化道內水解
食物中的DNA供人體利用。DNase II 儲存於細胞的溶酶體(lysosome),主要的生理功能是水解入侵細
胞的外來DNA。DLAD則是在眼球參與水解水晶體細胞DNA以維持水晶體的透光性。CAD主要的生理功能
是在細胞凋亡時參與水解凋亡細胞的DNA。由此可見,DNase在維持生命健康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生醫
2008;1(2):199-206)
關鍵字 :去氧核醣核酸酶(deoxyribonuclease; DNase)、細胞凋亡(apoptosis)、催化機轉(catalysis
mechanism)
前言 大部份的生命體都含有DNase。其主要功能原先
被認為是消化食物中的DNA,這是因為早期DNase
去氧核糖核酸酶(deoxyribonuclease; DNase) 多在動物的消化道中被發現的緣故。然而隨著生
是一種核酸內切酶(endonuclease),自然界中絕 物科技的進步,又有不同的DNase在不同的細胞
通訊作者:鄭宇哲博士
電話:886-2ext 2615
傳真:886-2
地址:221台北縣汐止市建成路160巷32號
電子郵件:yccheng@.tw
2007年12月6日來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溫超導微濾波器之設計與製作.doc
- 400c退火对ecap形变q235钢的强度和位错强化的影响.pdf
- 矽晶太阳电池之技术与应用.ppt
- 着力眼前计划明年谋划未来 - 深圳市景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pdf
- 理解led驱动器拓扑结构选择.pdf
- 【瀚堂近代报刊】资料库使用说明.pdf
- so 2 与碱反应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s s s(so2) s.ppt
- 目 录 一、通信领域 .doc
- 不同结构导流体对混流式核主泵水力性能的影响 -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pdf
- 表面形貌对沸腾换热影响的实验研究.pdf
- 全聚苯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 环境化学.pdf
- 基于动态拓扑信息模型的结构概念设计方法 -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pdf
- 帽状铜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研究 - 无机化学学报.pdf
- 基于三维空间表征的高阶煤连通孔隙发育特征.pdf
- 钚固体材料理论研究进展 - acta phys chim sin - 北京大学.pdf
- 非对称管-土边界的海底悬跨管道涡激振动特性 - 地震工程学报.pdf
- 以分子动力组学的方法探究嗜盐酶的嗜盐机理 -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 .pdf
- 4分页替换(page replacement) - min-shiang hwang.ppt
- 利用高空间я辨率遥感数据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pdf
- 3 高分子材料导电能力的影响因素掺杂率对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能力的 .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